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AI“大家”谈 | 方向:我们要避免将AI生成效果等同于艺术创作本身

AI“大家”谈 | 方向:我们要避免将AI生成效果等同于艺术创作本身
2025-04-11 15:56:1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全面普及,各行各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深入思考和探索各行各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艺术家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者,始终是创造与创新的重要力量。AI对艺术领域尤其是绘画领域的影响,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面对AI的汹涌来袭,艺术家们如何看待并利用这一新兴工具?艺术家的角色定位又该如何调整?在这个AI与艺术创作深度交互的时代,艺术家们如何持久保持并激发原创力?成为艺术家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期推出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见解。

——编者按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生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绘画艺术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渗透与观念革新。这种技术变革不仅体现在创作工具的数字化演进,更引发了关于艺术本质、创作主体性以及审美价值体系的深层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对绘画艺术领域的多维影响,正在改变画家的创作路径。比如在具体的过程中,绘画工具在色彩分析、构图生成等技术维度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同时我们又发现这种创作方法难以替代人类艺术家的情感投射与审美判断。以中国山水画为例,画面的意境构造、山水画的自然属性以及宣纸上沁润的微妙的笔墨变化,AI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对于我们从事架上绘画的人来说,体现材质美感尤其是宣纸水墨效果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那么面对当下的技术挑战,画家群体通过重构应该实现一种身份转型,在创作维度强化观念表达与人文关怀,在价值定位上突出艺术创作的不可替代性。

方向,《生命之浅》,247cm×123cm

AI绘画作品的快速普及,促使艺术界重新审视原创性、艺术灵感和人类创造力的本质内涵。这种技术渗透与传统艺术的碰撞,正在让大家陷入一种思考。在AI技术深度介入艺术创作的背景下,山水画家需要建立明确的价值判断,坚持数字绘画的使用始终服务于人文精神的传承。这种坚守并非简单排斥技术,而是要在创作流程中构建人文主导的机制。具体实践中,画家应坚持将个人生命体验作为创作起点,AI仅作为素材整合的辅助工具。但最终的意境营造必须回归手绘笔墨的情感表达,避免算法生成的视觉符号取代真实艺术体验。

面对技术冲击,山水画界需要重新审视技法体系的核心价值。关键是要在技法训练中强化对笔墨本体的认知,避免将AI生成效果等同于艺术创作本身。唯有守住“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的技法精髓,才能在技术革新中保持传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既带来技术革新机遇,也形成文化传承挑战。我们会发现AI绘画工具在构图生成、笔触模拟、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发现其能够突破传统技法限制,提升创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风格同质化、人文内涵缺失等问题。山水画家需从创作主体性重构、技法体系创新、审美价值重估上,在保持笔墨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的创作评价体系。强调传统艺术与智能技术应保持各自本体特征的共生发展。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为山水画当代转型提供新思路,更为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取得了可借鉴的经验,强化艺术创作的人文价值。

文/方向,来源:美报+)


画家简介

《山水圈·研山会2025学术专辑》| 方向:当代城市山水画的创作中抒发着田园牧歌式的意境

方向,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

(责任编辑:薛筱蕙)
关键词:方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