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美术论坛·广州”,3月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成功举办。与此同时,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即将迎来开馆一周年。作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广东美术馆如何走出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馆长王绍强撰文系统梳理了该馆过去十年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
——编者按
十年,是生命跨度的一次拓展,更是文化传承的一场接力。在近十年历程中,广东美术馆始终牢记“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在传承岭南美术文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时代美术馆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锚定时代方位,“一馆两区”扬帆起航
作为省级重大文化标志性项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馆新馆配合二沙岛馆区形成“一馆两区”新格局,并以2.4万平方米展陈空间、21个专业展厅的规模,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殿堂之一。
新馆开放之际推出的“新时代・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通过八大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中国美术发展脉络,共展出海内外70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既包含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关山月、黄胄、拉斐尔、鲁本斯、提香等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也涵盖近年来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最新成果,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