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太湖边的一颗明珠。这里人杰地灵,曾走出过徐悲鸿、吴冠中、钱松喦等中国美术史上的名家,更培育出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等一代又一代紫砂巨匠。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技艺自明代以来形成独立工艺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几经兴衰起伏。新中国成立后,饱经战乱的紫砂又重振风采。
获颁国际奥委会顾拜旦金质奖章
顾拜旦金质奖章正面、反面及证书
盛世紫砂,人才辈出。从一个打泥片制坯的“紫砂后生”,到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国际奥委会顾拜旦金质奖章的艺术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吕俊杰的人生与艺术轨迹可圈可点,“紫砂俊杰”,道器合一。
学兼东西
1966年出生于宜兴的吕俊杰,16岁开始学艺,第一天踏进紫砂厂,父亲就把他叫到跟前,一脸严肃地对他说:你既然也吃上紫砂这碗饭,以后和同辈比就不仅仅要跨一步,而是要跨十步、跨百步……这不容商量的口气中的深意,俊杰自然听得出来。
吕俊杰的父亲,是享誉我国紫砂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其不仅开创了“吕派壶艺”,而且以“吕氏绞泥”艺术独步壶坛,被誉为“壶艺魔术师”。
吕俊杰与他的父亲吕尧臣先生制作的和平壶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宜兴紫砂迎来了几百年一遇的鼎盛时期。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特别是在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的帮助下,技艺推陈出新,培养出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紫砂技术队伍,创作了大量的紫砂艺术作品。其数量之多,工艺技术之精,艺术水平之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吕俊杰自幼即对紫砂陶文化耳濡目染,步入紫砂领域又欣逢此发展良机。
2018年6月,吕俊杰作为交通银行文化大使,参加《讲究》纪录片拍摄
以开风气之先而著称的吕尧臣,禀持着一丝不苟与锐意求新求进的艺术精神,一方面对吕俊杰的基础功课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鼓励其即兴发挥,大胆创新。如此严谨而又宽松活跃的氛围,使得吕俊杰在紫砂艺术道路上起点颇高,不仅基础技艺扎实,而且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既在紫砂领域自由自在地成长,又善于汲取其他艺术领域所长。
虽然对吕俊杰是悉心传授技艺,但吕尧臣由衷感到,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儿子必须进一步地拓宽眼界,提高素养,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超越自己。1993年,吕尧臣接受当时中央美院杨永善教授的建议,送吕俊杰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校深造,接受系统的美学理论教育。这样的举措在当时的宜兴是鲜见的。新加坡中西文化的交融,使吕俊杰领略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风景。三年后吕俊杰回国,从事壶艺创新。
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艺术交流展
此后,吕俊杰又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参加世界环境艺术展,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交流……一路行来,艺术风景目不暇接,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异域艺术营养,把海外游学熏陶而成的跨文化视野潜移默化于紫砂壶艺中。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印象主义的笔触、表现主义雕塑的形体张力……与前人相比,吕俊杰有着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有现代人才有的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有在传统基础上借鉴西方艺术的包容心态,有着在紫砂艺术中吸收新机表现精神世界的自觉。
“扬弃”传统
在中国紫砂艺坛上,吕俊杰以原创精神而著称。他是首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紫砂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也是中国紫砂大师走进联合国艺术展第一人。从事陶艺近40年,他先后创作了百余款紫砂作品。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传统紫砂艺术的精髓,又善于汲取其他领域所长,从传统书画、音乐、武术、哲学乃至西方印象派等现代艺术思潮中吸收营养,展现了当代紫砂艺术家对转益多师的深刻理解。这使他对传统紫砂艺术观察有了新角度、新理解。他说,紫砂艺术史发展表明,后人对先人前辈的艺术决非一味地全盘接受或否定,而是传承与淘汰是同时进行的。这样的变革发展过程,就是对传统的扬弃过程。从本质上看,扬什么、弃什么,主要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对传统的“扬弃”抉择,就体现了紫砂艺术的时代性。彰显时代性,必须注重艺术积累。当代紫砂艺术家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意识,继承发展传统艺术,扬弃创新,古为今用。
“2010吕俊杰紫砂艺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个展
在吕俊杰看来,传统文化是宝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运用。在创作实践中,吕俊杰提出“仿古而不泥古、简约而不简单”等创作理念,遵从艺术规律,追求文化意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传统紫砂壶艺创作推上新高度。
《高山流水》绞泥
《高山流水》是吕俊杰将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引入紫砂领域的创新之作。这件作品选取传统东方乐器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在壶钮、壶流、壶把以及壶身上,造型新颖夺目,具有较明显的现代色彩,特别是“飞梁”的使用,飞扬灵动,更重要的是它植根于古老东方文化,以新手法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谢知音。整件作品犹如一曲优美的被凝固了的节奏和音符,余音未止,摇曳出缕缕高妙韵旨,散发着流动的韵致,超逸空灵,成为新时期的紫砂代表作之一。
又比如,传统武术通常被人们视为强身健身或搏击之术,但吕俊杰习武多年,发掘出武术的美学价值,并触类旁通延入紫砂领域。他认为,紫砂讲究线条,武术也讲究线条,武术的线条对紫砂创作颇有启发。他将武术线条的张力,灌输到壶艺中,线条收放间柔韧有道,造型构建落落大方,大大增强了作品线条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关注生活
艺术家的心灵状态直接来自他所处的时代。对当代紫砂艺术家来说,既要善于继承传统,更要勇于关注现实。面对时代发展的大潮,紫砂艺术不能脱离传统,更不能拒绝当下。紫砂艺术家要对时代有所认识和把握,即对民族、时代、社会、自然、文化的深刻体察之总和,必须植根当代,关注脚下的土地、眼前的生活,才能拥有最鲜活的素材,才能成为时代的回响。
美术创作有采风写生之说,紫砂创作其实也类似。只是过去大多数紫砂艺人视做壶为养家糊口之业,有心搞创作的并不多,即使想搞创作,囿于种种条件限制,真正能走出家门看世界的机会也很少。
《树魂》绞泥装饰
吕俊杰成长于江南,所见的多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秀景致,然而一次偶然机会,与朋友到新疆游历,驱车日行800公里,渺无人烟。突然,眼里出现一大片胡杨林——树干干枯龟裂和扭曲,古朴苍劲,带着满身的沧桑,屹立天地间。这就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吕俊杰为这样的壮美所震撼,归来后创作出《树魂·思》《树魂·问》《树魂·赞》等作品,壶身以绞泥手法写意地展现树木的年轮,层次分明,盘曲嶙峋的树枝化为壶钮、壶嘴、壶把,苍劲有力。作品讲述了胡杨林历尽人间苍桑后的不屈与坚守、希望与追求,以此表达对生命的赞美!紫砂历史上以树为原型的器型颇多,比如松竹梅三友壶、梅桩壶、松段壶、柏段壶等,后世塑器制作者多难以突破,而吕俊杰的“树魂系列”作品则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树桩塑器的造型,摆脱囿于传统的困境,带有鲜明个性色彩。
反映时代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重大题材有着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奏响时代精神主旋律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吕俊杰认为,紫砂艺术家也是时代画卷的创作人。紫砂壶艺作品虽然体积不大,但对于重大题材的创作,紫砂艺术家应该有自觉参与的意识和责任,在文化艺术修养上要有新的提高,这样在一些历史时刻或重大事件中,紫砂艺术才能不沉默。
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吕门紫砂师徒新西兰作品展”在奥克兰开幕
“一带一路”系列《征程》绞泥装饰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而宜兴紫砂之所以享誉全球,其实与“一带一路”密不可分。早在四个世纪前,紫砂就伴随着“丝绸之路”,与中国的茶叶一起走向世界。能否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进行紫砂创作?吕俊杰的答卷是《征程》套壶!这套作品在壶艺设计中一方面写意地运用了帐篷、骆驼、大漠等元素,另一方面通过写实手法描绘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传统的壶文化与茶文化,与异域风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风骨》段泥
红色系列《日出东方》段泥
又比如,用紫砂语言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故事,吕俊杰先后创作出《日出东方》《爱晚亭》《风骨》《开拓》等“红色系列”紫砂作品。其中《风骨》运用绞泥、堆塑等紫砂技艺,壶钮古岩虬枝,红叶缤纷,壶流与壶把化为枝杆,与壶钮相呼应。整个作品就是一幅极富东方诗意之美的立体画面,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不忘初心的刚正风骨。
2018年7月31日,瑞士五环五色展
奥运系列《冰壶》段泥
喜欢习武爱运动的吕俊杰,对奥运题材也很关注。2018年7月31日,他带着自己创作的《国傲》《冠军壶》等一系列时代气息浓烈的奥运主题作品,来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国际奥委会为之主办了“为奥运喝彩”五环五色吕俊杰奥林匹克紫砂艺术展。古老的紫砂艺术与体育运动的融合,绽放出新的生命力。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叹说:“这些加入了奥运元素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形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散发着闪耀的光芒,体现了奥林匹克的价值观。这些作品都十分精美,给我了很大的触动。我相信中国文化也将对奥林匹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洛克菲勒家族族长史蒂文·洛克菲勒为吕俊杰颁发收藏证书
弥尔顿说得好:“谁想做一个诗人,他必须自己是一首真正的诗。”这句话,在吕俊杰身上得到验证。他的造型语言优雅地抒发出个人胸中意气,对意气和人性本身等一系列因素的专注,体现出他不拘一格、发现自我的气质。纵观吕俊杰,其艺术个性像钻石一般有着许多面,每一面都有着艺术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多源于传统,与传统有着内在的血脉联系,但是又超越了传统,完成了其有个人魅力的艺术创造。无怪乎杨永善教授称赞他是“一位崇尚自然,道法自然,卓尔不群的紫砂艺术家”。
用紫砂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紫砂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艺术瑰宝,紫砂艺术是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理想。其素心素面、温润如玉,体现了中国人崇德尚礼、自主自强、兼容并包、热爱和平的人文精神,这样的作品必定有底气、骨气、正气。作为紫砂人,我们不仅要做好紫砂壶,还要把紫砂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弘扬紫砂非遗文化,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作为非遗文化,紫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借力紫砂非遗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吕俊杰豪情满怀。
在联合国总部为各国外交官上课讲述中国紫砂
关键词:联合国展览
2016年11月1日,吕俊杰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中国艺术大师邀请展”。展览由联合国中国书会、联合国中文组等机构共同组织,展出的作品均出自中国一流的艺术大师,其作品代表当代中国艺术的水准。
吕俊杰说,宜兴紫砂此次首次走进联合国,一亮相即引起各方的关注。其中,他与96岁高龄的中国艺术大师孙其峰联袂创作的紫砂作品则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而他与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特意为该展览创作的“和平壶”,在开幕式上就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可以说,我在展览过程中有幸亲身体会到紫砂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魅力。”在展览期间,吕俊杰还应邀于联合国语言中心举行了一场题为《茶艺论道》的中国茶文化与紫砂艺术的讲演会。对中国非遗——紫砂文化精彩地诠释,得到了联合国工作人员热烈的反响及阵阵掌声。
江苏省推介会
关键词:江苏发展大会
2017年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与会嘉宾重返家乡,追寻昨天的记忆,感知今天的变化,以各自的方式为江苏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表达祝福。而大会为嘉宾们准备的纪念品,就是一套由吕俊杰大师领衔监制的《紫玉苏韵套杯》纪念品。紫砂名闻天下,江苏是紫砂的故乡。这套精致的纪念品,留下了嘉宾们浓浓的乡情乡愁!
关键词:专题宣介会
2017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江苏省委的实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专题宣介会,邀请中共江苏省委向访华的外国政党政要、驻华使馆高级外交官、外国商会、跨国公司驻华代表等,展示江苏省委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生动实践中的突出成效和经验做法。宣介会期间,吕俊杰向参会嘉宾展示紫砂非遗技艺。
每个艺术家都应懂得感恩
“离开了社会和生活,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每个艺术家都应懂得感恩。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更应该甘心与慈善结缘。紫砂的价值不仅在于泥土本身,更在于陶艺家作品所承载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陶艺家风骨风格的高度。”吕俊杰话语真挚,发自肺腑。
在艺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吕俊杰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爱心活动,带动社会各界人士投身慈善事业,充分彰显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抢救赈灾行动中他捐出百余万元外,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更是马不停蹄,情系教育,捐资助学,回报社会。
从井冈山到延安……
2011年,吕俊杰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捐赠100万元用于江西峡江福民俊杰学校的建设。第二年峡江县福民俊杰学校竣工。这是一座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希望学校,校舍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可容纳600多名学生。这是首个以紫砂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希望学校。
2011年4月,捐助江西井冈山福民俊杰希望学校
2016年12月,捐助延安柳林镇俊杰希望小学
四年后,吕俊杰的脚步踏上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土地。2016年12月7日,延安市宝塔区柳林晶龙俊杰小学正式揭牌成立,吕俊杰当场捐资助学30万元设立爱心助学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该校优秀教师及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
内蒙古大草原也迎来了吕俊杰的身影。2017年4月15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原名)捐资助学仪式上,吕俊杰捐资50万元命名建立“义勒力特俊杰小学”,用于学生生活补助、教学等方面,帮助学校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吕俊杰情系民族教育,为教育事业献爱心做实事的又一次奉献。
2017年4月,捐助乌兰浩特义勒力特俊杰希望小学
2017年7月,捐助辽宁葫芦岛南票大窝铺俊杰希望小学
2017年7月1日,吕俊杰向辽宁葫芦岛南票区缸窑岭镇大窝铺小学捐赠50万元建设俊杰希望学校,这是吕俊杰捐建的第四所俊杰学校。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为吕俊杰颁发葫芦岛市荣誉市民证书,这是葫芦岛市建市以来颁发的第一张荣誉市民证。
帮助有梦想的年轻人
2017年11月,吕俊杰捐资百万,在南京大学设立“艺术创新俊杰奖学金”,鼓励从事艺术专业的学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佳作。吕俊杰有句名言:“传统是基础,创新是灵魂。”他认为,艺术家创新,首先注重的应是作品的立意,为时代而立意,这是艺术家应有的素质。只有那些既有形式美,更能“以形传意”,表达出深邃文化思想内涵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艺术品。
带领身边人奉献爱心
吕俊杰不仅自己积极投身希望工程,还以自己的行动与力量,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他一道,为更多贫困学子开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他说:“我个人财力有限,但可以用自身行为为先导,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做,众人拾柴火焰高,为社会回馈一份爱。”
与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在江西峡江“俊杰学校”共襄慈善之举
在吕俊杰带领下,著名工笔画大家喻继高和著名学者型书画大家萧平实地考察峡江福民俊杰学校,两位书画家分别为峡江福民俊杰学校捐出10万元。吕门弟子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师父吕俊杰的行动,他们给俊杰希望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2000多册图书以及体育用品。
名家评说吕俊杰
优秀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为自己的内核,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表达,俊杰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成熟,这么全面的与各个艺术家合作非常难得,既提升了紫砂文化,又弘扬了紫砂文化。
——孙家正
吕俊杰先生在紫砂艺术的创造方面,融入了新的、当代的元素,这适应了,或者是在一定意义上引导了当代人们对紫砂艺术审美取向变化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他的紫砂艺术是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的一个代表。
——王文章
吕俊杰的代表作汇成一个充实而神奇的紫砂世界,让我们得以从感性的观赏和知性的领悟两个角度认识他立足传统、开拓紫砂艺术新境界的创造精神。
——范迪安
梦入五色、境由心出。
——吴为山
吕俊杰紫砂壶的造境,表达了鲜活的生命感受、宇宙人生的哲思和独立不倚的艺术个性。
——薛永年
我所认识的俊杰,充满着原创精神,是喜欢跨界的艺术家,也善于博采众长。他是一武者,推崇侠客的大义与胸襟;他是一文人,传承笔墨丹青的神韵和意境;他终是位紫砂人,把一切的艺术都融合进紫砂之中,演绎一条紫砂艺术的融创之路。
——范扬
作品欣赏
中华系列《汉韵华章》绞泥装饰
《八面来风》紫泥
《大开拓》紫泥
《忆江南》段泥
《卧虎藏龙》青段
红色系列《红船》紫泥
红色系列《爱晚亭》红泥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艺术家简介
吕俊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轻工大国工匠、江苏省“五个一批”杰出人才、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宜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顾问,首位获得奥林匹克顾拜旦金质奖章的中国艺术家,获第九届华人榜“华奖”传承奖,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在40多年的紫砂创作生涯里,吕俊杰传承并发扬“吕氏绞泥”独特手法,创作了百余款紫砂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着力体现时代审美,并推动紫砂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他是首位获得奥林匹克顾拜旦金质奖章的中国艺术家,也是首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紫砂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第一个走进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的中国紫砂艺术大师,其作品获得众多国家级展览金银奖项并被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总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