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宇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在于以综合材料的实验性运用、文明废墟的哲学反思、时空交错的宏大叙事为核心,融合了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语言,形成了一种兼具悲悯意识与生命诗性的独特美学价值。其作品既打破了各类艺术媒介的的现有表现,同时在创作中产生了不同一般的思想和理念,从而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视觉体验。
材料与媒介的突破性:从“绘画”到“触觉思想”
“物性”的解放与象征负载:郭振宇彻底打破传统绘画的媒介限制,将麦穗、麻绳、计算机主板、防霾口罩、塑料玩具等现成物件纳入到画面,通过拼贴、炙烤、切割等创作手法,使材料超越物理属性成为了文化符号。例如《中华根》以三吨青麻编织成巨型装置,麻绳的粗粝质感象征文明根基的沧桑与韧性;《文明第五季》系列用玉米秸秆与电子废料并置,隐喻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与废墟化。
触觉化的视觉语言:其作品强调“触目”的感知逻辑,观众需以视觉“触摸”材料的肌理与伤痕,来体验艺术的魅力。如《时间简史》中烧灼的木板与泼洒的颜料形成时空裂痕,《麦地星空》将麦草嵌入画面,唤起雨夜麦垛的童年记忆与大地星空的宇宙感应。这种手法将身体经验转化为思想载体,实现“触觉即观念”的创作理念。
主题与精神内核:文明悲歌与生命诗学
废墟哲学与末世寓言:郭振宇构建了独特的“文明第五季”叙事,借用阿兹特克“太阳纪”传说,将人类文明置于周期性毁灭的宿命之中。作品如《梅杜萨之筏之星际迷航》《角力之殤——2014年乌克兰独立广场》以破碎的机器、坍塌的城邦意象,揭示技术暴政与战争创伤,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深重忧患和深刻反省。
微观与宏观的辩证统一:其创作在星空宇宙(宏观)与个体记忆(微观)间建立共振。例如《麦地星空》系列,由童年避雨的麦垛与璀璨银河并置,种子与星球互喻生长律动,将农耕文明的诗意升华为生命宇宙论。《蒹葭》系列,以《诗经》意象重构芦苇苍茫的荒寒之境,在“知止内求”中寄托文明回归的渴望。这种“天地人神”的四维交融,呼应了孔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东方哲思。
视觉语言与美学特征:粗粝的崇高感
表现性抽象与悲剧色彩:郭振宇拒绝纯粹的形式抽象,其画面虽无具象轮廓,却以狂乱笔触、晦暗色调,如《平林漠》系列的黑黄枯索,传递沉郁的情感张力。黑白灰主调与高对比肌理,如《俄狄浦斯之罚》的城邦坍塌意象,形成“断崖式反衬效应”,强化文明废墟的悲剧性。
“去废墟化”的再生隐喻,在毁灭意象中暗藏生命力:在《文明第五季·墟》系列中,玉米秸秆从电子垃圾中破土而出;《中华根》的麻绳巨构虽苍凉却虬劲盘结。这种“毁灭·重生”的辩证结构,指向尼采式的悲剧净化与东方“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时空观念:压缩的永恒性与身体性在场
郭振宇将时间视为“模糊化的永恒体”,空间则被生命化。在《时光之隧》《时间简史》系列中,通过层叠的拼贴与混沌的笔触,将历史记忆,如重庆大轰炸、星际爆炸(《Gamma-ray burst》),压缩于同一平面,形成“岩洞式的时间卷轴”。
创作过程本身即身体介入时空的仪式。艺术家以自身为尺度,在画布上挥洒、行走、焚烧,使身体成为连接“我”与“他者”(宇宙)的媒介,实现海德格尔所言“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状态。
创作方法论:自由与自律的悖论
“自由不可知”的实验精神:郭振宇强调材料碰撞的偶然性与未知性,如颜料的泼洒与麻绳的天然扭曲,在失控中捕捉灵光,使作品抵达“如其所是的状态”。
道德律令下的悲悯自律,自由需通过自律实现升华:他以身体能量为创作边界,并将忧患意识转化为责任伦理。如《天狗》中挖掘机吞噬月亮的意象,批判环境破坏时仍坚守“诗性的善意”。
郭振宇的创作扎根于齐鲁大地深厚的儒家文脉,又以综合材料的“微小叙事”承载人类文明的宏大命题,在废墟中吟唱生命赞歌。其风格可概括为:“物性的史诗·悲观的诗学”,以粗粝之物载文明之思,以身体之痕写时空之诗,在毁灭与重生的永恒轮回中,确立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罕有的“悲剧崇高”美学范式。
可以这么说,郭振宇的作品并非娱乐性的,而是带给人思考性的,内涵是很厚重的。同时,其作品在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又为全球艺术市场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空间,为藏家的收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视野。
(文/朱长元,资深媒体人、收藏家、独立艺术评论家、国际艺术经纪人,来源:朱长元公众号)
艺术家简介
郭振宇,1969年,山东诸城人,当代艺术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美术馆研究馆员、学术研究部主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
艺术履历:
曾创作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策划由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山东省残联主办,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生命的编织》《心之韵》大型艺术展;电视纪录片《生命的编织》在中央电视台等55家全国电视网及海外播放,被定为中国人权对外宣传片。2000年在布达佩斯20世纪国际文化节上被评为“中国艺术海外传播优秀作品奖”。策划“传承——单应桂美术作品巡礼展”获文化部“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奖”,策划“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艺术院系毕业生作品展”等大型展览。先后参加德国科隆“当代中国艺术家六人展”、“北京奥运美术展览”、“山东省第十届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等国内外展览。作品先后获得“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等奖项,被艺术机构、美术馆等机构、个人收藏。举办“触目·郭振宇”“原能·郭振宇”等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