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江苏调研指导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江苏调研指导
2025-07-09 15:29: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95.jpg

俞晓夫发言

高云在总结讲话中衷心感谢专家组对江苏作品的肯定及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强调这些指导为江苏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提升指明了方向。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突出“新意”,要求作品突破固有模式,展现职业画家的学术探索与创新特质,避免同质化创作;二是追求“美而精”,在艺术表现上既要注重美感,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更要注重艺术规律,以工匠精神讲求笔墨精妙,制作精良;三是立足“精深”,追求内涵深度,实现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同时以高格调、高品位的创作标准,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高云特别指出,江苏画家应珍惜此次专家指导机会,认真消化建议,在学术创新上勇于突破。最后他感谢江苏省国画院的高效组织,勉励全省美术工作者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强化艺术担当,用具有标杆性、引领性和代表性的创作成果,为美术事业谱写新篇章。

何加林表示,江苏省国画院组织工作系统高效,地市县画院积极响应,有效提升了职业画家对展览的重视。作品整体呈现精品突出、中游作品居多的特点。他强调需规避“国展体”套路,如刻意切割画面、平涂色块、概念化造型及拼凑元素等问题,部分地方作者基础笔墨能力有待加强。他肯定了江苏美术实力扎实,部分作品展现了个人语言与深刻寓意,但目标不应仅满足于入选数量,更应冲击奖项,体现江苏作为美术强省的引领作用。对比上海、山东等省,江苏在人物画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建议深挖潜力,强化时代主题与生活体验,以精品力作彰显文化力量。

江宏伟表示,当前展览因征稿规定,创作者常为追求墙面冲击力而勉强创作不适宜的大幅作品,导致内容重复、观感疲劳。他呼吁专业机构应发挥所长,投入聚焦绘画语言研究,品质至关重要。建议展览可结合中小尺幅作品,根据创作者特点规定画幅,并在专属空间展示其对绘画语言与表达方式的研究成果,避免统一规定限制潜力,更好地呈现绘画品质与特色。

袁学军表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调研团在江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江苏作品在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上的扎实根基,涵盖工笔、写意等门类,彰显了文化大省与艺术强省的特质。他针对展览提出三点建议:一要选题紧扣时代主题,如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题材创作,体现艺术为国为民的担当;二要在选题确定后,着力强化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法的精研细磨;三要提升作品思想高度与深度,善于通过小场景折射大时代,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使作品饱含深情与心力。他期待江苏以此充分展现文化力量,为全国画院展呈现更具高度的创作成果。

陈风新表示,江苏省国画院在短时间内组织全省画院系统250余幅作品,涵盖各画种且亮点纷呈,其高效筹备令人赞叹。他特别指出,一幅以“白菜”为题材的作品视觉表现力突出,若能在水墨处理上增加泼墨破形手法,将更显意蕴醇厚。

杨越表示,江苏作为艺术重镇,其版画尤其是水印木刻版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始终引领发展前沿。他观察到当前画院系统版画创作呈现新态势:部分此前版画力量薄弱的地市,近年通过引进年轻版画家,创作水平显著提升,在近几届展览中质量稳步提高,这与各地重视人才发掘密切相关。他认为相较全国性展览,此次展览内容更为丰富多元。江苏作为版画大省,需在延续传统优势的同时,着力解决部分画院版画力量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外引人才、加强展览交流等方式提升水平。他期待江苏版画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中展现更优成果,为新一代版画家提供成长平台。

俞晓夫肯定了江苏的年轻画家具备创作有正能量且非概念化题材的潜力,但亟需切实扶持与提高,尤其缺乏深入分析、把握画面细节(非照片式精细)的能力。他认为中国画中山水、人物题材基础尚可,但开掘深度不足导致艺术表达形式吸引力欠佳,突出表现为同质化严重,以及对某些创新形式移植不当。他强调解决画面具体问题需画院学术体系加倍努力。他特别提出应鼓励探索人工智能(AI)题材,主张突破传统形式束缚,探索智能化艺术表达。

96.jpg

徐钢发言

97.jpg

栾剑发言

关键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