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朱长元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以多元突破构建着不可或缺的时代视角

朱长元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以多元突破构建着不可或缺的时代视角
2025-08-04 14:28: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jpg

从8月16日起,位于上海M50的舍替艺术空间将举办“锦瑟丨当代的弦外之音——中国女性艺术家联展”。这场展览虽说规模不大,但无论是从策展人、学术主持,还是参展的诸多艺术家来看,都属于目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里或思想型或学者型的出色女性。并由此触发了我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这样一个群体的思考和研究。

3.jpg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并且正在不断突破艺术创作边界的群体,她们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上,既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又融入全球化的艺术语境,充分展现出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影响力。

一、创作主题从“性别叙事”到“更广阔的社会凝视”

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并非局限于“女性身份”,而是呈现出从“私人经验”向“公共议题”的日渐拓展。

20世纪80——90年代,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部分艺术家聚焦性别身份的觉醒,通过身体叙事、家庭角色反思等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刻板想象。例如林天苗的装置作品《缠的扩散》,以针线、布料等“女性符号”隐喻女性在社会规训中的束缚与抗争;喻红的绘画则通过自画像与群体肖像,探讨女性在历史与个人生命中的存在感。

4.jpg

而当下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则更倾向于将性别身份作为“底色”,而非唯一标签,创作延伸至城市化、代际关系、科技伦理、文化认同等更广阔的领域。比如曹斐的影像作品关注数字时代的青年生存状态,徐文恺通过数字艺术探讨技术对人类情感的重塑,性别视角隐藏在对普遍社会问题的观察中。

二、媒介实验不断突破传统,拥抱多元表达

不同于传统女性艺术家多擅长绘画、刺绣等“柔美媒介”,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大多数已经涵盖水墨、油画、版画、水彩、装置、多媒体等诸多形式。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注重融入当代元素,表现出“酷”“时尚”“小清新”等崭新的风格。

尤其是在对媒介的选择上,她们极具突破性,展现出强烈的实验精神。从装置(如尹秀珍用旧衣物拼贴的城市记忆)、行为艺术(如谢德庆的“一年行为”系列,以极端方式探讨生命与自由),到数字影像、人工智能艺术(如吕松的虚拟叙事作品),都不被媒介所定义,而是通过多元载体传递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

5.jpg

三、与社会语境深度绑定,记录时代的“女性视角”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全球化、性别观念转型等剧烈变迁,为当代女性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氛围和创作土壤。她们既记录女性在家庭与职场中的双重压力(如陈曦的绘画中“疲惫的现代女性”形象),也捕捉乡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如李青的影像作品《乡村女神》);她们不但在回应全球化带来的多重文化碰撞(如杨诘苍的跨文化装置),也关注科技时代的情感异化(如陆扬的生物艺术探索)。

我们看到的这种“绑定”并非被动反映,而是主动以女性视角重构对时代的理解——例如,在讨论“家庭”时,她们不再是“被描绘的母亲/妻子”,而是通过作品追问“家庭如何塑造女性,女性又如何重塑家庭”。

6.jpg

四、群体内部的差异性,拒绝“被标签化”

通过分析,我发现中国女性艺术家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显著的代际、地域与背景差异,并且难以用单一特征进行概括。

比如年长一些的60后、70后艺术家,多经历过社会观念的转型期,作品中常带有对历史与个体关系的深沉思考。

相对年轻的80后、90后乃至00后艺术家,她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更关注个体经验、虚拟身份与全球青年文化的共鸣,创作更轻盈、更具互动性。

同时,来自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学院派与独立艺术家的创作路径也各不相同,由此共同构成了一种“多元共生”的艺术生态。

7.jpg

五、挑战与突破形成的艺术界的“性别突围”

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正在日益壮大,但她们仍然面临着社会角色与艺术事业的双重压力;即使性别平等观念逐渐普及,当代女性艺术家仍会面对如展览资源分配和市场认可度上的隐性的行业壁垒。好在她们正通过主动建构社群、推动女性艺术议题讨论等,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同时,由于市场的压力,也促使一些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求商业与学术的平衡。

正因为越来越多女性艺术家的不断努力,近年来,她们中间的不少人开始进入国际视野,并证明其创作早已超越“性别标签”,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际头部画廊和机构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代理或专门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做展的数量,也几乎已经同中国当代男性艺术家平分秋色。

8.jpg

总之,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她们以女性身份为起点,却不被其限制,在个人经验与时代命题、本土语境与全球视野、传统媒介与前沿技术之间不断探索,最终通过艺术证明——“女性视角”不是一种“特殊视角”,而是理解世界的“必要视角”之一。

文/朱长元,来源:朱长元公众号)

作者简介

朱长元 | 怎样的画廊才能称为蓝筹画廊,这些画廊是怎样挑选艺术家的

朱长元,资深媒体人、收藏家、独立艺术评论家、国际艺术经纪人。朱长元以独特的风格谈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用可操作的角度讲述艺术知识和艺术趋势。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朱长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