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最后一个单元中,我们以作品响亮地表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铭记抗战的苦难与荣光。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维护和平”是第四个单元的主题,也是历史给予现实的重要启示。这种结构化的叙事方式,使展览不仅回顾历史,更指向当下,具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语言的时代精神表达
艺术语言的时代精神表达,既要扎根传统文脉,又要紧扣时代脉搏,以多元化的创作手法构建具有当代价值的视觉叙事。中国国家画院以“经典引领,品格立院”为宗旨,这一理念明确了画院美术创作的精品要求和品格追求。
1.历史叙事的微观重构
如马改户的雕塑作品《抗战劳模杨步浩》和宋韧、肖峰的油画作品《小八路》,通过个体生命的真实刻画,将宏大历史沉潜为具体可感的生命故事。雕塑的粗粝质感与油画的温情笔触,形成“刚柔互济”的叙事张力,使历史记忆从符号化走向人性化。
马改户《抗战劳模杨步浩》
宋韧、肖峰《小八路》
2.象征系统的现实锚点
李苦禅的中国画作品《劲节清风》以文人画“梅兰竹菊”体系为基底,通过倾斜构图、金石笔法及“死无休”印文的强烈宣言,将传统象征符号转化为抗战语境下的精神图腾。这种“旧题新诠”的方式,既延续了水墨的写意基因,又赋予其民族救亡的时代重量。刘万鸣指墨新作《烽火燎原》,以指代笔、以指代墨,用千钧之力抒写对侵略者的愤恨与对胜利的喜悦之情。画中三只鹰隼,盘旋于天空,机警威武,仿佛准备将敌人一击毙命。草丛里,一只卑劣的豺狼,正发出最后的吼叫,妄图喝退空中无畏的雄鹰。在它四周燃起的烈火,是正义之火,更是人民的怒火,是侵略者必然面对的历史终局。花鸟画在此成为一种寓言式的隐喻叙事,他将侵略者比喻为豺狼,抗日战士为鹰隼,人民为大火,实现传统花鸟画与写意画的现代性超越,为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新的启发。
李苦禅《劲节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