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看见”,正如策展人说的:“真正的看见,是一种追问。”
徐建东早年拍摄《中国老茶馆》《中国狗市》,已显露出对传统消逝与市井生命的关切。而在《一块砖》中,他更进一步,将镜头对准了自己曾属于的群体。他不是外来者式的“关怀”,而是内部人的“自述”。正因为如此,他的影像中没有任何猎奇或悲情,只有一种冷静的凝视与共情。
在他的画面中,人常常是缺席的——但缺席恰是一种最大的在场。砖块垒起的墙是人的劳动结果,砖上的磨损是人的使用痕迹,砖堆旁的茶缸、手套、安全帽是人的延伸,废墟的墙上的菩萨依然有人祭拜的精神寄托……徐建东以“物”的叙事代替“人”的叙事,反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城市化中的处境:他们建造了城市,却常常被城市遗忘;他们塑造了时代,却难以被时代铭记。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共生走向割裂。徐建东以影像追溯这一过程,并非为了怀旧,而是为了追问:在效率至上的城市逻辑中,我们是否还能寻回一种有温度的、具身的存在方式?我们能否在钢筋混凝土中,重新看见土地、看见劳动、看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