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亮点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科技创新,尤其是制造业创新的重视程度超越以往。科技创新是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的核心就是研发。与制造业强国相比,现阶段中国研发投入仍显不足,研发占GDP比重目前在2.2%左右,较美国的2.8%、日本的3.3%和德国的3.1%仍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并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较低。今年报告中的相关政策将会有效起到创新驱动激励作用,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促进市场改革与创新驱动同频共振,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同时,工匠精神和提升品质的措辞也体现了政府对于改变我国制造业产品当前总体处于全球中低端地位的决心。
5、扩大内需成为恢复经济的战略基点
相较于前两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此次报告将扩大内需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突显出坚持扩大内需对于稳定当前经济的重要性。
对于扩大内需,报告的亮点在于,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大水漫灌和多加杠杆来强行刺激需求。在部署稳定和扩大消费时,首先强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抓住了促进双循环的关键点,也与此前“2021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目标相匹配。其次提到“扩大县乡消费”表明农村乡镇也是我国内需市场的重要一环。再次,在汽车消费上首次提出“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标志着二手车市场将在促进我国汽车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在2020年消费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之下,线上消费模式在报告中占据篇幅明显高于此前,也体现出政府对于线上消费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和报告中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的表述相一致。
6、保障好群众住房刚需,解决好大城市住房问题
今年住房政策主基调还是改善住房供求关系,在“房住不炒”和“三稳”的基础上,通过“三道红线”和住房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增加土地供给、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增加住房供给,尤其是针对进城农民的刚需住房供给,以及大城市租赁住房的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解决好大城市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还是要先从土地市场(供给)进行优先考虑,增加大城市租赁住房的土地供给,包括开发存量闲置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较以往更具针对性。
当前大城市高房价对年轻人进城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如果不加以缓解,可能出现阶段性“逆城镇化”的情形,对城市的就业、生产、消费等领域都会产生负面冲击。报告提出,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去年出现的长租公寓爆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中间商的管理和经营问题,因此从短期来看,需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长期来看,应当鼓励城市增加多种类型的租赁住房,推进“租购同权”,促进租赁房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住房租赁人口规模在1.5亿左右,大城市租赁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其中以进城务工人员和年轻人居多,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解决部分人口净流入多、房价高、租赁需求缺口较大的大城市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