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车企盈利分化加剧。新势力阵营中,蔚来、小鹏盈利水平出现明显恶化,蔚来净亏损破百亿,甚至超过累计销量未过万的恒大汽车,成为“亏损王”。
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进入动荡期,由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搅动了市场的平静,这把“火”从新能源一路烧到燃油车,为了市占率、清库存,车企们“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随着8月结束,各家上市车企的半年财报已全部公布,这场“战斗”的上半场战果也逐渐清晰。
记者统计了17家乘用车企业的半年报数据,受上半年“价格战”影响,车市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车企盈利分化加剧。
合资成业绩“黑洞”
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营收超千亿的有2家车企,其中上汽集团以3265.5亿元的总营收遥遥领先,但同比仅微增3.34%。
事实上,这一表现并不出色。2022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上海的汽车产业遭遇严重冲击,3、4、5月供应端、生产端和销售端停滞,导致上半年业绩不理想,而今年全面恢复后,上汽集团却仅实现3.34%的微增。
对此,上汽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车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
有业内人士称,主要是合资公司收入不理想拖累了整体的营收情况。
另一家营收过千亿的是比亚迪,上半年其营收为260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2.72%,主要得益于公司销量的持续增长,随着旗下子品牌方程豹的推出,比亚迪也丰富了其产品矩阵,目前已完成9万元至109万元价格市场的布局。
营收在百亿至千亿间的共11家。
记者发现,其中北京汽车的营收达990.5亿元,距离千亿营收仅差一步之遥,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汽车的自主业务仍处爬坡期,主要收益来自于旗下合资品牌北京奔驰,受益于北京奔驰的高价车在豪华品牌市场上的高销量,助力了整体收益的提升。
与北京汽车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广汽集团与东风集团。
上半年,广汽集团营收达619.11亿元,同比增长27.16%,作为集团“利润奶牛”之一的广汽本田销售收入为428.0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48%;广汽丰田销售收入为740.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32%,合资品牌收入下滑拖累了集团整体表现。
东风集团上半年营收456.8亿元,同比仅增长2.9%。3月,湖北省东风集团的合资品牌掀起了燃油车的降价潮,彼时,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合资品牌开启了1万-10万元不等的补贴措施,但并未给公司带来意料之外的收益,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的乘用车营收仅161.1亿元,同比下滑19.1%,影响了公司整体营收的增长。
除此之外,蔚来与赛力斯的营收呈同比下滑趋势。
蔚来上半年营收194.48亿元,同比下滑3.74%,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上,蔚来高层解释称交付量的减少直接导致营收的下滑。
赛力斯上半年总营收为110.3亿元,同比下滑11.14%,公司称受到价格战影响严重,一季度的促销导致消费者的观望情绪高涨,销量的不理想直接影响到了营收的下滑。
与蔚来、塞力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其营收同比增长159.3%至474.4亿元,是17家车企中涨幅最高的一个。
反观小鹏,营收仍未能过百亿,上半年仅实现90.96亿元,同比下滑38.92%。自去年9月新车G9上市失利后,小鹏的销量逐步下滑,今年初其紧随特斯拉加入了降价潮,但并未给公司交付量带来显著增长,这也成为小鹏上半年营收下滑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