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时光荏苒,岁月流金。2025年,玲珑轮胎迎来了辉煌的五十周年。从1975年那个简陋的轮胎翻新工厂蹒跚起步,到如今跻身全球轮胎行业前列、构筑起 “三国七地”(在招远、烟台、北京、上海、济南以及德国、美国设立研发机构)的产业版图,这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不仅镌刻着一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更书写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时代浪潮中敢闯敢干、砥砺前行的创业史诗。而这一切的辉煌,都始于一段临危受命、以信破局的艰难起步。
1975年的烟台招远,工业气息尚显稀薄,50万元的投入,让一家轮胎翻新工厂在时代浪潮中悄然起步,这便是玲珑轮胎的最初模样。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简陋的翻新作坊,日后会成长为足迹遍布全球的轮胎巨头,而这一切的转折,始于1987年那个承载着压力与希望的春天。

那一年,年轻的王希成临危受命,从工业单位调任至濒临倒闭的招远轮胎制修厂。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职工们在家待业放假,厂区一片沉寂,仅有几位领导坚守值班。“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再谈发展”,经过几日彻夜调研,王希成与班子成员达成共识。他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奔走银行,用人格担保借来5万元——这微薄的资金,成了撬动企业重生的支点。

彼时,上轮胎项目在多数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市场不明朗、资金匮乏、企业基础薄弱。但王希成的目光,却被潍坊至淄博公路上穿梭的力车、小型农用机械车所吸引。无数个夜晚,他走出车厢,与车夫、农户攀谈摸底,从车轮滚滚中嗅到了商机。“从小型农用胎起步,再逐步向大型工业胎迈进”,这个贴合市场需求的思路,得到了全体职工的认可。在恢复轮胎翻新业务的同时,农用胎研发紧锣密鼓地推进,每一个轮胎的诞生,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期盼。

奇迹,在实干中孕育。1987年底,凭借五万借款起步的小厂,竟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利润突破百万元,沉睡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信心倍增的团队乘势而上,提出上马50万套斜交胎项目,迅速获得县政府支持。1988年动工建设,1989年五一顺利投产,短短一年多时间,1600万元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当年工业产值飙升至近2000万元,利润突破200万元。职工们领到了丰厚奖金,企业赢得了稳定客户,这个曾经招远最小的停工企业,仅用两年便跃升至县域中游以上水平,用数据书写了逆势翻盘的创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