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双年展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探讨它的重要意义:国际双年展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本意是为拯救工业革命后威尼斯逐渐衰落的地中海中转站地位,挖掘城市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用艺术的方式让世人重新认识威尼斯,提其升国际影响力。为什么要定为双年展而不是四年展五年展呢?因为工业革命后知识的更替大概是18个月为一个周期,就像去年大热的脑机接口领域,新的计划、新的发明等等大约都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进行消化。“我们艺术领域更新周期也大概是这样,这个周期内我们可以将很多前卫的艺术作品搬到大众面前,给人一种新颖感。”郭振宇说,“大众并不是不喜欢当代艺术,而是接触的机会太少,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来观展。本届双年展第一个进入美术馆的是一个河北衡水的女士,她知道9点开门,早早地就等在那里。相比首届的在慢热中传播,本届产生了震撼的效果,形成了热潮。当代艺术在济南会有很好的发展,在艺术家群体中、群众的眼光中、政府提倡中、学校教育中会形成深入的探讨!”
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推动济南国际化城市发展,郭振宇也有独到的见解:国际双年展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前沿文化,积极与全球的艺术交流。过程中吸纳、消化、发展,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是帮助济南艺术更上一层楼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积极友好的艺术文化交流,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济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他建议:“我们要借助此次双年展培养一批济南本土的艺术家,我们要有自己的稳定性,培养自己的大咖才能避免展会结束后的‘人走茶凉’,保障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双年展的最大特色是互动参与性更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更加多元,出现了《金声玉振》、《飞跃黄河》等充满科技感的优秀作品。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不但为整个“科技与艺术”板块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更为本届双年展专门定制了以威赛尼核心技术“虚拟仿真沉浸式CAVE显示平台”创作的《金声玉振》,成为了济南最热的网红打卡作品。董事长、创始人王朋就科技与艺术的交互作用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王朋
作为一名走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创业者,在王朋的理念中,科技与艺术本身就是共生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技的本质是工具,服务于艺术创作。科学家的研发需要一个场景呈现,最佳的呈现方式就是艺术家的想象力。反之,这种想象力经过艺术家痛苦的思索、千锤百炼,也需要借由科技的手段实现最贴近于真实的表达,那就依赖于科技工作者的扎实技术。“如何真正的做到所见即所得,需要依靠科技。”王朋说,“我们扎实的技术为基础的表现力,让观众感到‘我在这看到的是在别处没看到过的。’”因此,《金声玉振》是威赛尼将历经19年技术积累的自主研发产品以真实的场景模式展现给观众,激发他们新的思考和想象力:是否还能有更多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景可以应用……
对于另一个大家深度思考的黄河命题,济南市美术馆首次提出如何“飞越”黄河?而王朋作为科技工作者将其具体实现的方式就是用科技的力量将“飞越”与人的视觉深度结合:通过护眼微距背投LED显示屏第一次让观众近距离深刻的体会到真实景观“迎面而来”的感受,而且不会对视觉造成任何不舒适,只留下冲击!“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或者创业者,最主要的方向,就是把艺术家和观众朋友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以能够经得起市场或跟国外同行对比考验的科技,真实地展现出来。无论我们想与不想,这个共生世界它是真实存在的,科技与艺术的发展是源源不断的,我们的核心还是要回到发展的本质上面来。”
各位媒体代表站在传播学的角度展现了她们观察到的双年展,更交流了通过几个月来的实地采访产生的对双年展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
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谈到,中华网山东是第一批进驻双年的媒体,去年春节刚过就开始准备,第一次拍摄时,济南市美术馆还在布展当中,一直到开幕,展期中各种名家专家探展、各种活动、沙龙、研讨会的举行中华网山东都全程跟进。“我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拍到了很多美好的画面。”陈雅雯动情地说,“美术馆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布展,大量工作人员带病坚持,甚至为了怕自己被封控在家耽误工作,就一直住在馆里,我的相机里还存着工作人员在馆里打地铺的照片。开展后不出所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男女老少走进美术馆来,网络上各个平台也广泛地铺开来。有观众和学者反映说,‘共生世界’这一主题太大太抽象,希望以后的主题更具象、更有针对性。但我从这些具体的细节看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和疾病,让艺术开花结果,让所有人享受到,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共生世界”
(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赵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