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1月7日,“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在山东美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同时展出。展期内累计有数十万人参观“双年展”,日均接待观众1万余人,“高人气”、“出圈”等成为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济南国际双年展“火”出圈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又会产生怎样的社会价值?
2月24日至25日,“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众多山东省内外著名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以“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为个案,深入研讨“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这一重要课题,为探究济南国际双年展“火”出圈的原因与意义给出了答案。
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致辞
作为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讲到: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挫折,最终圆满呈现,这是广大艺术家、专业工作者最新创作成果的热切愿望和广大艺术爱好者观众们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表现。双年展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形象的艺术渠道,也是重要的方式,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世界资源、思想资源和艺术话语高度趋同的情形下,如何仅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贴民族的文脉与载体诉求,更好地彰显属于中国的独特个性、价值判断,并进一步推进各地双年展的多样性、表现性,是中国化现代化文化艺术进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也是举办这次研讨会的要旨所在。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和艺术家,以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为个案,结合长期思考,用独特的视角充分发表学术洞见来助推中国双年展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届双年展学术顾问、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致辞
在众多的双年展中,济南双年展为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和成绩?本届双年展学术顾问、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在致辞中用四点进行了总结:一、2022济南双年展充分把握时代脉搏,凸现地域文化优势,主题设定准确。同时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文化的发源地,拥有独特的丰厚的文化资源。展览充分发挥了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齐鲁文化植根于华夏沃土的精神。二、展览充分整合了专家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策展团队合力,专家策展团队阵容强大且兼顾国内国际不同维度,保证了双年展的专业水准和学术品质。三、展览注重学术与技术合作,深度与广度兼顾,展览着眼于创新,着力落实科技赋能要求,增加了沉浸感和体验感,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大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新需求。四、以人民为中心的策展理念、平视的艺术交流文化互动心态和视角,彰显了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展览将中国气质与国际视野非常自然地融合,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际、国内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理论和新成果的多层次需求。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进行主旨发言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朱青生:双年展就是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因为双年展并不是两年办一次,我们有很多的展览,我们为什么不叫全国美展,而叫年展呢?年代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代号。双年展的目的就是要有主题,而且要有策展团队根据问题组织,对这个问题有创造、有反映、有突破的艺术才能叫双年展,因此我们济南办的是双年展不是一个美术展。每一次双年展都必须给这个世界增添一点新的东西,哪怕你在山东、在济南,这个部分也是要考虑的、实验的、准备的,多多少少要给一点新的东西出来,我们才有做双年展的道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进行主旨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发言的题目是美术馆与城市共生发展,他讲到:这几年双年展都发生在美术馆,都发生在城市里,这个城市和美术馆形成合力,推动双年展的发展。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的建设中,一个美术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美术馆对城市品牌的连接以社会参与,一面是其空间属性的社会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美术馆的社会责任使然。回到此次济南国际艺术双年展“共生世界”这一主题,美术馆作为艺术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思想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交汇之所在,是城市、是公众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更是万物融合共生的重要体现。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美术馆,还需要从规划、定位、公正、角色重新建立对美术馆的认知。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因艺术的存在更显得美好。在新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能量,以艺术赋能共同推进美术馆与城市的共生发展。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进行主旨发言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看展厅里人山人海,都是年轻人在观看,我作为同行非常高兴。看到我们共生世界,其实和我们这座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今天做成了这个国际双年展,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一种提升。双年展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表征,数十万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说明双年展是时代的需要,观众的需要,如果开展了,没有观众,就是我们文化追求和定位的失败。从上海双年展到今天全国各地双年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双年展到底为城市文化做了什么?我想最基本的就是培育了我们的观众,至少让我们青年有了一个知道何为艺术、何为当代艺术、何为世界语境中的艺术。双年展文化使得我们整个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和视觉文化的更新。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进行主旨发言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我觉得是一个展览激活了一座城市,我们双年展每天有1万多观众来到展场,而这个观众的比例当中又是以年轻观众为主,就是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们想象一下当这些10几、20几岁的孩子再过10年、20年他们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的时候,在他们的人生经历当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认知,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双年展当中获得很多新的可能性,这种打开思想、打开心扉,不拘泥于一个具体的表达,有很多的可能性的这样一种心态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我是非常期待第三届、四届、五届持续做好,成为我们山东最亮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也能够成为全中国最亮丽的文化展现。
清华大学教授顾黎明进行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顾黎明:我是从山东出来的,在山东工作了十几年,又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了十几年,近几年到了清华大学,一路走来我发现山东人得到了普遍的赞扬,山东和我们的地理文化有关系,是以和为重,礼仪之邦。这两届双年展,尤其是这届双年展有很多山东本土画家,进行融合,融合以后可能带动了很多人看,其实双年展的意义也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层次,关键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艺术是多样性的。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就想解释一个好的双年展不仅仅需要全世界的艺术家,还需要本土的艺术家,从本土走出去再回到本土的艺术家,我就是从本土走出去又回到了本土,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也可能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冥想的世界。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进行主旨发言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首先我注意到从第一届到第二届都是团队性的,而且是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有大学教授,有美术馆馆长,有从事传统艺术、有从事当代艺术研究的,使得整个策展团队包容、开放,因此展览体现了策展团队的精神和思考。还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就是在呈现科技艺术的同时,还会思考科技成果背后的问题。还有个特点我觉得是年轻化,这个年轻化不光是观众的年轻化,我也注意到参展艺术家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年轻艺术家,甚至有些艺术家是一些可能是刚刚进入到艺术创造领域的,这一点我觉得也是济南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特点。我想如果济南国际双年展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品牌,如果能真的像威尼斯三年展、卡塞尔文献展那样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乃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来就会彻底地实现李磊教授说到的中国特色,乃至于站在中国一个本土的立场实现双年展的真正核心价值。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进行主旨发言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针对双年展中绘画何为的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她讲到:本次双年展共展出作品272件,其中绘画类作品157件,差不多将近占据60%的比重,也是本次双年展的大半江山,体量巨大的绘画类作品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注意到这次的宣传当中所有的热点几乎都是影像类的作品,装置类的作品。我也在思考绘画的作用,我也希望美术馆作为公共美育的重要平台,把特别渲染耳目的科技感很强的影像类的、装置类的作品把观众吸引来之后,在享受一个视觉狂欢之后,我们对那些静静展示的绘画作品还能做些什么?这个人类发明的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在今天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精神方面的引领?我们作为美术馆人如何让观众进入一个至高的审美境界?
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进行主旨发言
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提出一个词就是“文化主场”。什么是“文化主场”?今天如何在本土用国际化的概念来实现“文化主场”的彰显?于洋觉得一个城市的国际双年展本身也是一种主场外交,也是一种主场的文化外宣。从首届到第二届都强调了济南和山东文化、齐鲁文化的文化身份,因为他的根扎得太深了,他跟一般的城市,包括北上广所谓的一线城市的概念还不一样,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根扎得深,所以在这所城市举办国际双年展就带有很强的文化张力,这也是他为什么说济南国际双年展有“文化主场”的意思。如何实现有效的东西文化的交流?于洋觉得这一点上是一种实验,是一种探索,更多的是在双年展要关注的是题材的相通性。他谈到新媒介艺术的人类事业和未来走向:如果说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架上绘画彰显了图像艺术多元的可能,那么这次双年展之中的其他媒介的作品,尤其是诸多装置影像作品,则展现了艺术本题和意象表达的更多可能,真正体现了这样的共生关系。
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为我们探究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在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流量密码”理清了脉络,给出了答案。总体而言,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出圈”根源于华夏沃土、齐鲁大地的滋养,得益于优秀专业策展团队的加持;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时代科技的力量,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提高了民众的审美境界。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端,相信未来济南国际双年展将会不断带来精彩的呈现。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周龙 摄影/姚奕骁 马蓉荣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