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华融(2799.HK)大规模的管理层变更拉开帷幕。其中,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正均出任董事长;长期任职于中信信托的李子民成为总裁。同时,中国华融副总裁暨财务总监、总裁助理也发生了变更,且现任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总裁助理温金祥也来自“中信系”。
自此,中国华融明确了“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的战略目标,加快瘦身缩表,优化内部治理。然而,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中国华融仍未走出亏损泥潭。
近日,中国华融发布的2022年业绩公告显示,中国华融总收入金额372.64亿元,同比下滑45.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为275.81亿元,自2020年以来,这已经是中国华融连续三年亏损。
中国华融每年也会揭开亏损的面纱,此次也毫不例外。在公告中,中国华融提及,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叠加影响。
依靠房地产、权益投资等业务,中国华融合并口径的总资产早在10年前已迅速扩张。由2012年末的3029亿元升至2017年末的1.8万亿元,而在此期间华融也淤积了大量“有毒资产”。近年在房地产等领域信用风险暴雷等因素影响下,这些宏、微观的极大不确定性,对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业的中国华融来说,构成了很大的挑战。
业绩亏损的同时,中国华融又传来管理层被查的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黄宪辉,正在被监管层调查。
中国华融的业绩到底成色几何?结构的优化能否带来质的提升?下面我们一一探究。
信用减值损失超过290亿拖累业绩?
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计提了293.81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后,中国华融当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额为275.81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对于一家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更多地是以财务投资的形式开展业务,为了分析更精确,我们选用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作为计算利息的基础)计量的债务工具作为分析基础。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华融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资产减值准备为1147.16亿元,该部分减值准备的借款利息结转为76.25亿元。亦即中国华融这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年内收到了76.25亿元的利息,且这部分利息收入并没有计入其总收入中,只是抵消了相应金额的减值准备。
若从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来看,1147.16亿元在一年内获得76.25亿元的利息,对应年收益率为6.65%,目前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仅为3%—4%,明显地,中国华融减值的这部分资产相对比较优质。
聚焦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资产减值准备来看,2022年中国华融计提大幅增加至300.06亿元,核销共计100.94亿元,转出和转回共计206亿元。若按照2022年约1/3的核销比例,中国华融计提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资产减值准备为1147.16亿元,核销约380亿元,叠加转出和转回的数据,意味着下一步中国华融只要计提减少,利润表现或许更加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