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㊱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形势与突破重点研究报告

【李想集锦】㊱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形势与突破重点研究报告
2022-01-23 15:47: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国企改革在2022年怎样进行,突破重点是什么,引人关注。

2021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宣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70%的预定任务已顺利完成。

2022年1月17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锁定重点改革任务打好打赢收官战。1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透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工作。

显然,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同时,要锁定并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务求改革实效、实现改革成果稳固化制度化,确保全面胜利收官。

口径已经出来,整个势态已经形成。作为学者对此进行深度透视,做出细度分析,对敏感问题保持看法,包括建议。更准确的决策,会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按规律政府工作报告对国企改革内容会有120字左右进行概括,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提出要求。

这篇文章,也算是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

微信图片_20220123135902.jpg

“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资国企如何确保“铃响”后交出高质量答卷?首先要对形势认识透,明确2022年的任务与要求。

一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收官定论。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要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时间具体,任务也具体。

二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评估成效。

突出实效标准,强化成果考核评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今年一季度,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将对中央企业截至2021年底的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并对地方进行第二次评估。

三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按照标准验收。

按照三年行动目标要求,要加强督导督办,严格落实考核责任,逐项销号清零。围绕“履行好经济、政治、社会3大责任”、“取得3个明显成效”、“切实增强国有经济5个力(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发挥1个作用(国有企业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的重要作用)”等具体目标,以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点任务和关键指标,检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完成成效。

四是着眼巩固拓展抓典型经验的推广。

做精做深“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等专项工程,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形成重大标志性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这个任务肯定要提,制度成果已经形成,有质量的理论成果是不是能拿得出来,尚须努力。

六是要与2022年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结合。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积极作为,更好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推进2022年推动国资央企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出更大贡献。

七是针对国企改革的现实难题,定向发力。

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改革进展不平衡、穿透基层不够、部分改革举措形到而神不到、机制转换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三年行动的收官将在哪些领域突破,要考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认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定位。从2021年国企改革对地方国资委的考核,可以明确70%完成了哪些,还剩下30%。这剩下的30%就是短板,把这个短板补齐,是2022年的重要任务。

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突破方向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后半程的“深水区”,面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好改易改的工作大多进展顺利,有的已基本完成。从总的看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痛点和难点,国企改革的焦点在2022年将在七个方面向作为重点推进,也就是说,将在七个方面将获得突破。

在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建设上突破,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重点在公司制,公司制重点在董事会建设。现在超过95%的地方国资委企业已经完成改制,但如何进一步明确界定党委、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等治理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促进公司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国企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实体,已经成为国企改革过程中相当数量国企的“瓶颈”。深度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切实提升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按照要求,前置研究清单要更加科学实用有效并真正形成机制。推动外部董事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加强对外部董事履职的支撑服务保障。分类分批有序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真正落实董事会的“法定职权”,制定实施方案及措施,把董事会“六项职权”落实到位,在优化“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组成结构以及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董事会考核体系,真正体现“职责明确、有效监管”的目的。下一步国资委将会继续支持、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引入积极股东来参与公司治理。引入积极股东,要按照市场化和上市公司的规则来推进,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在健全国资监管体制上突破,国资监管体制向更加成熟定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资监管体制的完善,将巩固集中统一监管成果、强化分层分类授权、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强化全过程监督。主要是优化监管模式与提升监管实效,继续探索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新模式,减少对国有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既能做好国有资本监管,严防国有资本流失,又不影响或损失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以放活管好为导向,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一是授权范围的升级,即对新的“两类公司”试点单位,授予其董事会更多自主经营决策权;二是改革领域升级,即对“两类公司”试点单位,允许其在更多领域实施改革,包括允许其自主确定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等。要建立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通过优化调整总部、组建产业平台、完善治理结构、提升行权能力等激发各级子企业的发展活力。需要制定科学、可量化、可评估的KPI监管考核指标,真正将授放权落实。

在战略性重组上突破,围绕“主业”进行重组,推进专业产业链整合。

中央企业把加快专业化整合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通过推动各类企业间与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加快形成一批“小散弱”清零、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国企尤其是中央企业专业化重组有三个阶段的特征,由初期由混乱走向集中、随后由集中走向专业、现在则是以提高产业链水平为特征。当前央企的重组已经进入了以提高产业链水平为主的第三个阶段。2022年国资委将深入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在加快第一批链长企业计划落地的同时,启动第二批重点产业链链长企业遴选。积极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同时加强新能源企业、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链主,一个是平台。显然,对央企重组的指导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了。今年将扎实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组建和专业化整合。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

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突破,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实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

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需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2022年将紧紧围绕提高效率激发活力,推动市场化机制各项措施全面走深走实。今年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实现全覆盖、高质量,在各层级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行动扎实到位。相比而言,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在符合条件的国企里探索,难度更大,进展也更慢。在中长期激励方面,实施中长期激励制度会作为普遍性要求,将用好用足三年行动方案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激励“工具箱”中丰富方法,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应用深度,国有企业从创造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机制入手,完善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利益分配机制,改善研发团队和重要贡献者的科技成果共享和转让收益,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整合创新,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多干多得,向有突出贡献者和一线苦脏险累骨干员工倾斜。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突破,推动国有相对控股混改企业的差异化管控改革加快实施。

混改企业将在深度转换机制上展现新面貌。国家发改委提出将研究建立混改引战对接机制,为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搭建更多平台和渠道,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举措。文件说了很久一直没有出来。估计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增量混改。国企混改重点已经逐步从“混资本”向“改机制”转变,国有相对控股混改企业的管理,是国企改革中一大难题,也是国企改革中最突出的短板、最明显的弱项。要进一步探索差异化管控。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将国有股权比例低于50%,特别是低于三分之一的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重点,推动更多企业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探索不同于国有独资公司和监管模式的治理机制,设置制度保障,既要确保国有企业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性,绝不能放松应有的监督,绝不能弱化党的领导,但是不能因此影响充分激发其市场活力。国资委强调“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混改。国有独资企业、全资企业一样也可以搞好搞活”,是明显“收”的调子,意味着规模上不会有多少扩大,更不会出现运动式进展,重点在深耕细作。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类、分层推进,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对推进混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宜改则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盲目性,避免“一混了之”,同时也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能不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确定的,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不是说不搞了,更不能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资产流失视为同义词。如果那样理解就偏颇了。仅仅山东一省,2021年省属企业通过实施混改引入社会资本288.78亿元。山东水发集团在国企改革三年由110亿做到730亿。这样的成功案例很多,事实说明不是做弱,而是做强。现在国企混民企收购民企的是大头。混合所有制改革何必要停呢?重点转移为推进混改企业转换机制,在混改中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这是没有错的。

在垄断性行业的国企改革突破,电网、铁路等行业市场准入有望进一步放开。

垄断行业多处于关系国家稳定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其改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该进一步分析探讨哪些垄断性国企能够改,应该怎么改,其实现路径上会存在哪些问题。2022年,电网、铁路等领域混改将加速落地,提高市场化程度。混改在各军工集团及企业间推广,军民融合新政策推动军工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类别的企业,也将推进新的监管方法,这是提高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国企改革制度上突破,把重要举措和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

将国企改革重要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和企业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2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之年,尤其是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催化剂。从内容上看,2022年将进一步吸收国企改革成果,并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升级至国家法律层面。针对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制度、高管责任等做出重大修改,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重要法律支撑。

2022年是稳增长的年头,这是国企改革的生存环境,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企改革要围绕这个大局而行动。从发展角度看,要落实跨周期调节工作的要求,及早制定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早部署、早发力、早落实、早见效,掌握稳增长主动权。从发展与改革关系看,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对照三年行动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拔硬钉子、啃硬骨头,提升改革措施的针对性、穿透力,狠抓改革成效。包括严防各类重大风险,严防各类重大风险。既要防止“黑天鹅”,又要防止“灰犀牛”。聚焦债务风险,严控负债率,坚决防止失管失控。因此可以这样说,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抓改革见行动,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实现了三年改革任务目标,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2022年的国企改革是以稳为主,呈现扎实的作风,稳健的势态,表面上不会像2021年那么热闹。

国资委强调未来改革中要注重实施个性化改革。这意味着下一步在完成三年行动“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各中央企业有望针对各自实际问题设计“自选动作”,实施一系列对企业长远发展、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的个性化改革举措。

李锦向滕州农村捐赠《李锦蹲点五十年展览》

1月19日,在滕州市鲍沟镇张埠村的杨华红色文化宣传中心,李锦介绍蹲点调查50年的情况。

1月19日,在滕州市鲍沟镇张埠村的杨华红色文化宣传中心建成时,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暨李锦蹲点调研陈列馆成为这个红色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李锦向枣庄滕州的来宾介绍他来枣庄滕州调采访50年的情节。

李锦1972年元月在济南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从事新闻报道,当年他来到了滕县调研,至今已经50年了。

这个展览馆是滕州市鲍沟镇张埠村农民杨华新建的,他用自己家闲置的9间住房,建起了这个红色文化中心。杨华多次到李锦蹲点的沂蒙山区平邑县九间棚参观学习。他把想法说出后,李锦立即表示无偿捐赠来表达他对滕州调研50年的一片感情。

关键词:李想,国企改革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