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陆家嘴(600663.SH)发布重大诉讼公告称,因土壤污染产生侵权纠纷向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钢集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100.4亿元。经股权穿透发现,苏钢集团的控股股东为方正商业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地产”),而方正地产的最终实际控制方则是中国平安(601318.SH)。
除涉百亿的巨额诉讼外,市场一度传出中国平安要收购碧桂园的消息,引发中国平安股价震荡。对此,中国平安亦紧急辟谣称已经清仓碧桂园,明确否认拟收购碧桂园股权。事实上,近三年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持续走低,截至11月16日收盘,中国平安股价为42.87元/股,市值为7807亿元,距2020年11月的87.56元/股历史最高价仅仅过去三年,股价已经下滑51.04%,市值缩水8138.05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平安曾于2015年4月以每股2.82港元入股碧桂园,斥资约62.97亿元取得碧桂园22.36亿股,此次入股后中国平安对其持股比例达到10%左右,从而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2018年,中国平安在碧桂园股价位于16港元/股的高点开始减持,直到2023年11月,中国平安发布澄清公告称,已不再持有碧桂园的股份。
清仓碧桂园股份背后,记者梳理年报发现,中国平安参控股多家房地产企业。去年,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亏近20亿元。此外,中国平安的营收与利润双双放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三年亏损超600亿元。
参控股多家房地产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亏二十亿
苏钢集团和碧桂园,只是中国平安的参控股房地产企业的冰山一角。
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控股4家房地产投资企业、3家物业出租企业、13家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多家房产经纪、房地产咨询、房屋租赁和物业地产公司。另外,中国平安还通过联营和合营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参股了广州璟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金茂(00817.HK)等房企。
记者发现,近年来,中国平安旗下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不断大额收购房地产项目。2023年,平安人寿计划投资不超过71.4亿元购入北京丽泽两商业地块和计划投资不超过73.33亿元购入上海东方万国等四个产业园区不动产项目。2022年,平安人寿用50.51亿元购入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E-06地块和用71.92亿元购入北京丽泽商务区D-03、D-04不动产项目。2021年,平安人寿用330亿元购入上海来福士广场等六个商业办公不动产项目。
从中国平安入股碧桂园的前一年算起,近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平安的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增长七倍有余。年报显示,中国平安的投资性房地产由2014年的173.71亿元上涨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436.96亿元,期间增长了727.22%。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亦增长了近二十倍。年报显示,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由2014年的128.98亿元上涨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683.97亿元,期间增长1980.92%。
长期股权投资上升的背后,从2022年开始,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却出现亏损。年报显示,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4.23亿元、60.45亿元、-19.77亿元、-0.2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平安因旗下房企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亏损数百亿元。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的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权益法损益调整金额合计为432亿元。中国平安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43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