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显示,对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罚没合计约2.24亿元。虽然这不是中信银行近年首次吃大额罚单,但与此前几千万罚单相比,此次的罚单实属巨额。
此次共计56项违法违规事实,涉及贷款、票据、信用证、理财、信用卡管理等多种业务。其中,违规违法事实中出现“授信”“贷款”“贷”字样19项,占比约三成。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对于上述巨额罚单,中信银行回应称,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该行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本次行政处罚的决定,与前期司法机关对时任行长孙德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依法判决,都充分体现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该行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坚定执行。”中信银行表示。
针对此次处罚会对中信银行造成哪些影响,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被罚2亿多元对中信银行的财务状况会造成一定压力。其次,这次事件可能会影响中信银行的声誉和公众形象。
同时,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监管处罚中信银行这事,是对过往问题的纠偏,相关事项应该已经得到有效处置了,内控机制也会有进一步的改进,对中信银行的正常经营长期看反而是利好。
1
原行长孙德顺曾利用职权,
与企业老板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并非中信银行近年来首次收到罚单,2018年以来,中信银行连续四年收到2000万元级别的巨额罚单——
2018年,因存在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自有资金融资违规缴纳土地款,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等6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2280万元;
2019年,因未按规定提供报表且逾期未改正、错报、漏报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未将房地产企业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等1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没收违法所得33.6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约2223.67万元;
2020年,因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资金挪用,违规提供融资,审核不足等1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罚款2020万元。其中,13项违法违规行为涉及房地产业务,还有多项与消费贷有关。
2021年,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四项违法行为,被处以2890万元罚款。
不过,与此前几千万量级的罚单相比,此次罚单实属巨额,涉及违法违规事实的种类数量,相比之下也实属繁多。
中信银行将本次行政处罚的决定,与前期司法机关对时任行长孙德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判决相提并论。孙德顺与此次巨额罚单有何关联?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0月,孙德顺赴任中信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出任该行副行长;2014年5月,出任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2016年7月孙德顺升任中信银行行长,直至2019年2月到龄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