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快要召开了。根据规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周,一般有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经济工作,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子。
年年做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连续十多年了。根据以往规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在12月17日至20日召开。这两年都开得早,去年12月6号开中央政治局会议,8号就开中央经济工作会了。到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没有召开,按说也快了。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以后召开的。而今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没有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更为人们期待了。我以为,要改变目前灰色的预期,亟待一个经济振兴计划提升内需,改变预期。许多该讲的话是要讲的。
去年年底的政治局会议在12月6日召开,在保持了整体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下,新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说法。同时,会议强调未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会议淡化了具体产业的部署,强调了风险防范的重要,并增加了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要求。今年以来,世界百年变局深度演化,中国经济持续经受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考验。2024年,中国经济能否重回合理增长区间,能否以自身宏观经济稳定性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国内外高度关注。
因为会议没有召开,不便预测。现在转发去年12月7日我对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解读,帮助大家理解,为学习今年会议精神做个预热。
转载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2022年12月7日文章
政治局会议释放2023年经济11大信号
李锦
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12月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今年的会议召开时间较早,和去年一样相对较早。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也靠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动经济从疫情之中快速恢复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对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和今年一样,依然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次政治局会议在11个方面值得关注。
看点1.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是当务之急。
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止是冲击居民和企业收入,更重要的是对预期和信心的挫伤。当前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预期有待进一步提振,出现避险化的趋势。在经济增长压力大的困难时期,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科学防疫,让社会经济生活回归正轨,将极大地提振各方信心。后续必将会出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的实质性举措。经济的常态化运行,会极大增强大家的信心,进一步强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餐饮、旅游、住宿等服务业将会迎来复苏。
看点2.稳增长为重,明年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
从表述看,对稳增长的诉求有所增加。明年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促进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这三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政策措施要聚焦到影响增长的关键点上。2023年的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这既和当前的潜在增速相符,也符合中长期的发展目标。要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从2020年起第一个五年,未来五年特别是2023年,推动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2023年上半年能够大步或者全面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实际增速可能更高一些,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