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项政策,尤其是9·26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起效,我国经济供强需弱的局面得到一定缓解,经济回升向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除特朗普2.0冲击外,供需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以往,经济也发生过供需不平衡现象,但更多的是总量不平衡,是周期性问题的一部分;当前经济中的供需不平衡和以往大多数时候不一样,出现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是结构性不平衡,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是近年来经济短周期现象近乎“消失”的原因,已阻滞我国经济正向循环。2025年我国经济重点工作将着力促进经济循环,推动供需再平衡。
要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短期来看,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全方位扩大内需。在外需承压的背景下,提振内需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扩内需”将成为2025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补贴和消费券发放力度,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同时,适度增大政府投资力度,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大公共支出拉动社会投资,创造工作机会,促进就业市场稳定,带动居民消费的持续修复与提升,推动经济正向循环。随着一揽子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2025年我国供需不平衡问题预计将进一步修正,通缩现象也将有所缓解。
要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长期看,要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萨伊定律”讲供给创造需求,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经济体内需不足的症结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当前我国的供需不平衡是供需结构失衡,其背后除了去全球化因素外乃是我国以房地产、基建等为代表的传统产能消耗部门正逐步走弱,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能生产部门并未能随之调整自身结构。要真正解决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就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通过市场化机制,持续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现新市场、创造新需求,调整供给端的产能结构,增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性。事实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产销对路)本身就是扩需求。从供给侧调结构就是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把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由市场,使市场在经济结构新陈代谢中起主导作用,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刘晓曙,清华理学博士、厦大经济学博士、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