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还盈利近两亿元的华仁药业如今爆出“大雷”。
2025年1月24日,华仁药业(300110.SZ)发布业绩预报称,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元至-11.8亿元。造成2024年巨额亏损的核心原因是,华仁药业对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药材”)13.478亿元的欠款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13.478亿元欠款无法追回几乎等同于华仁药业上市13年以来的所有归属净利润归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7月份开始,中国医药集团以及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下称“国药中药”)就曾频繁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表示未授权国药药材以“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的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投资或合作,并提醒合作方审核资质信用和履约能力。
华仁药业不仅没有因此暂停合作,反而2021年的合作金额大幅提高,并直到2023年才最终终止合作。对于中国医药集团的反复提醒和预警,华仁药业是不知情还是视而不见不得而知,不过该事件也暴露出华仁药业在内控合规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
频繁预警后仍有大额交易
华仁药业与国药药材的合作正式开始于2020年。
华仁药业表示,由于公司在医药流通经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希望利用自身深耕医药行业的基础积极拓宽医药贸易业务板块,基于公司布局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的战略背景,自2020年起,青岛华仁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医药”)开始增加医药原料贸易业务,主要客户就是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药材”)。
国药药材按照订单式合同向青岛医药提出采购需求,青岛医药按照合同规定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标准,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经验收货物无误后,采购业务完成;销售时青岛医药将货物转让给客户国药药材,客户出具数量、质量均无误并接收货物的确认函,后续客户按约定的账期电汇付款。
“按照营业收入的金额与其对应的销项税额合计数确认为应收账款,采购额(不含税)与其对应的销项税额确认为其他应收款-代垫款项。”华仁药业表示。
年报数据显示,华仁药业2020年末代垫款项金额为2.59亿元,而到了2021年年末,这个金额已经飙升到了14.0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7月份开始,中国医药集团就已经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预警”有关合作方。
“我公司未授权其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的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投资或合作。”中国医药集团在2020年7月1日发布声明提醒相关主体对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质信用、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利益受损。
2020年11月份,中国医药集团以及国药药材的直接股东国药中药再次先后发布声明并指出国药药材存在违规使用国药集团商标的行为,并责令国药药材禁止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等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投资或合作。
如此直白严厉措辞的声明发出“预警”,华仁药业是没看到还是视而不见?如果华仁药业在看到上述声明并及时暂停交易,华仁药业的亏损也将大幅压缩。
然而华仁药业与国药药材的交易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在2021年一年时间的交易金额暴增十多亿元,2022年的交易金额又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次增加1000万元。
国药药材已成“老赖”,欠款难收回
梳理中国医药集团的多份声明可以发现,国药药材一直试图打着中国医药集团下属企业的名义对外开展合作,而国药中药多次声明表示自2016年11月起,国药集团通过国药中药在药材股份的持股比例仅为25%,既非控股股东、也非实际控制人。
此外,国药中药还指出,国药药材还存在虚构股东大会会议,伪造股东大会决议、伪造国药中药董事签字、伪造变造公司章程等违法行为,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对其伪造印章等涉嫌犯罪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依法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高达14.09亿元的应收款项就引起了交易所的注意,交易所在2024年5月份发出的问询函中要求华仁药业说明上述款项是否存在逾期无法收回的情形,并说明相关款项的可收回性、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及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国药药材近年流动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压力,无法在结束业务合作后一次性还清款项,青岛医药与国药药材就还款计划进行讨论,双方于2023年10月12日签署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国药药材同意梳理公司及子公司范围内可供抵押、质押、担保的应收账款、股权、房产、土地、生物性资产、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财产向青岛医药提供相应业务款项偿还的增信措施。”华仁药业在对深交所的回函中表示,2024年1月31日,青岛医药与国药药材根据达成的共识进一步签署《还款协议》,经双方协商后原则上用3年时间清偿完毕,并要求国药药材提供增信措施,签署《增信措施承诺函》。
虽然签署了多项协议,但是对于华仁药业而言,想要收回欠款已经几无可能。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份开始,国药药材已收到32份限制高消费令,涉及总金额高达15.26亿元,这其中还并不包括华仁药业的欠款。而且自2024年5月份至今,国药药材已经接连9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据媒体报道,国药药材官网披露的办公场所已经是人去楼空。
(来源:中宏网山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