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以劳动之名,铸淄博城市丰碑

以劳动之名,铸淄博城市丰碑
2025-05-02 08:53: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5月,属于劳动者的盛会如约而至。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是设立省辖淄博市70周年,也是淄博市提出建设“劳动之城”的第四年。在这座城市里,越来越多敢闯敢拼的劳动者涌现出来,他们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干事创业,在荆棘之路上攻克一个个难关险阻,汇聚成城市向前的强大动能。

淄博市劳模、新华医疗高级技师李超正在工作

崇尚劳动,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这是一座有着百年工运历史的城市,更是一座蕴含着劳动精神血脉的“劳动之城”。在这里,千年窑火不熄的陶瓷、贯通丝路的琉璃、浸透汗水的丝绸,一一诉说着淄博劳动者用双手缔造的工业文明传奇。

淄博代代相传的劳模精神,就孕育在辉煌的工业摇篮中。追溯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淄博工业战线便诞生了一批先模群体。山东博山电机厂工人王克和,淄博矿务局夏庄煤矿“石绍祥采煤队”队长石绍祥,淄博制丝厂缫丝28组工人姜瑞芝……他们大多是产业工人,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攻坚克难,为淄博乃至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大批先模人物相继涌现。这些先模群像,是淄博工业文明的精神坐标,塑造着这座城市的品格气质。

淄博市劳模、亚华电子工业设计中心主任孙先锋正在工作

今天的淄博,“劳动之城”的画卷被赋予新的内涵。

劳动形态的迭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要求。人类对技术的探索更加深入,劳动工具、劳动场景的改变,都让劳动精神的含义更加丰富。在各条产业链上,涌现出许多模范群体。例如,在新医药产业上,刘温来用3年时间攻克“眼黄金”微囊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国内用上了便宜又高质的叶黄素产品。他们的出现为劳模精神增添了更加多元化的含义。

今年,淄博市又增加了7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齐都药业集团董事长郑家晴带领企业在转型中涅槃、在智造中突围;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级技术主管王兵二十余年如一日,把科研实践于生产一线;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耜同为香菇菌种装上“中国芯”,让世界尝到了“中国菌”的鲜香……

他们中有企业家、科研人员,也有技术员、教育工作者,无论来自哪条战线,他们身上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用创新打破行业壁垒,在自己的领域里,做新质生产力的“破壁者”。

7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合影

从1922年成立第一个工会组织至今,淄博劳模常有常新,劳模精神也代代传承。这里为什么能走出越来越多可担大任的劳动者?

原因之一,全市上下礼赞劳动的氛围正浓。

2025年以来,3场别开生面的“工人大思政课”陆续开讲。4月25日,市总工会把课堂开进了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邀请3位劳模讲述自己的劳动故事。国网工匠冯忠奎用双手守护纵横线路,用汗水浇灌万家光明;山东省技术能手董丹华用舌尖丈量酒韵,在酒香中“酿造”自己的匠心人生;齐鲁首席技师王明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电控发动机技术,用一个个不眠夜换来了客户的感谢。他们的故事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也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劳模精神延续下去。

大思政课现场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