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是影响力,影响力社会公众购买者的评价,包括长期使用形成的信用。
第五个是控制力,是指在行业的能力,在产业链中的能力,能控制住市场。
第六个是抗风险能力,包括各种风险和规范化的能力,是一种内部管理能力。
当一个品牌这六种能力都具备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能力和效率,这是一个逻辑体系,要从整体上理解,千万不要把品牌看成是一种宣传,是一种广告。
主持人:作为国货经济怎么来形成品牌,打响品牌?
李锦:这个问题不光是国货经济,包括其他经济,企业的品牌规律是一致的。
首先是创牌,是指品质本身要有质量,或者说是高质量。创造它的品质就是基础。
第二步是亮牌,牌要亮出去,让别人知道,服务业尤其是要走出去,有一定的宣传介绍,让公众了解,包括我们所做的广告工作,都属于亮牌这个范围。
第三步是强牌。有了这个产品,不是一劳永逸的,他要不断地做强做优做大。首先是做大,再就是从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这个强牌不是一次努力就能解决的,形成一个产业要强,形成生态要强。这种强牌他是一个生态。强牌标准是很高的,要从多方面做。
第四个是护牌,要保护这个品牌,一个是自己要保持高质量,经常检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个是外部市场竞争中,自毁长城的有。你的对手整你的,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所以护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个是稳牌,就是稳健经营展,使得这个牌长期打下去。在国货经济中,很多百年老店很多是百货,是从传统挖掘出来的,他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式不断的创新,让他持续发展,长期打下去。
你提出怎么做好品牌,内容比较宽泛,我只能用简单的这几个字概括一下,这是企业的一些共同规律。
当然,国潮经济和其他经济一样,最重要的还是人,还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造精神,做到品产品卓越,品牌卓越,关键是产品。
(文/李锦,根据5月10日下午在北京国贸大酒店论坛现场讲话并补充整理)
作者简介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