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一纸民间检测报告掀翻“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市值一天蒸发40多亿!可复美“胶原棒”成分含量与检测标准成谜

一纸民间检测报告掀翻“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市值一天蒸发40多亿!可复美“胶原棒”成分含量与检测标准成谜
2025-05-27 13:36:3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近日,市值曾超800亿港元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HK02367)陷入一场由核心产品成分含量引发的舆论漩涡。5月24日,美妆博主郝宇(“大嘴博士”)发布检测报告,称巨子生物旗下畅销品可复美“胶原棒”的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远低于0.1%的“非微量添加”标准,仅为0.0177%,且缺失关键氨基酸甘氨酸,并对其“Mini小分子胶原”的科学性提出根本性质疑。

巨子生物当日迅速回应,坚决否认造假指控,强调产品合规,且内部依照药典及医疗器械标准YY/T1947-2025进行的检测显示相关成分含量远超0.1%。同时,公司反指郝宇所用检测方法未列入行业标准且未经验证,并暗示事件背后有“黑公关”的系统性攻击。

郝宇并未止步。5月25日晚,他再度发文,从检测方法的专业性角度对巨子生物的声明进行反驳,核心观点是警示巨子生物可能采用的“凯氏定氮法”在检测复杂化妆品时,存在类似“三聚氰胺事件”中因非特异性导致结果虚高的风险。他还就涉事产品在主要电商平台迅速下架、企业未来送检样品的独立性等问题,向巨子生物发出了进一步追问。

这场公开论战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5月26日开盘,巨子生物股价应声大跌,盘中一度跌幅超过8%,市值较事前蒸发数十亿港元,A股相关概念股也受波及。

博主检测报告直指三大核心问题

风波始于5月24日上午,自称香港大学化学博士、有多年化妆品研发经验的郝宇,发布了针对可复美“胶原棒”的检测报告。该产品是巨子生物的营收主力。郝宇称采用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检测,发现标示为“非微量添加”的“可溶性胶原”(即重组胶原蛋白),实测水解后氨基酸总含量仅0.0177%。

基于此,郝宇提出三点核心质疑。

其一,涉嫌配方表造假与违规备案,实测含量与“非微量添加”规定(需>0.1%)及成分表顺序严重不符。其二,产品中未检出胶原蛋白核心构成氨基酸——甘氨酸,他引用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的专业著述强调甘氨酸对胶原结构的重要性。其三,对产品宣传中分子量仅217道尔顿的“Mini小分子型”重组胶原蛋白的科学性提出质疑,认为其分子大小仅相当于二肽,难以形成具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结构。郝宇提及,业内早有对部分头部品牌因“产量跟不上销量”,导致产品含量不足的担忧。

巨子生物火速反击:否认指控,承诺三方检测

面对指控,巨子生物于24日晚通过可复美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强调其产品合规生产,药监局备案信息显示“可溶性胶原”为含量大于0.1%的成分。内部参照药典及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郝宇数据“严重不符”。

巨子生物质疑郝宇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权威性,称其方法未列入行业标准且未用公司专有原料进行验证(公司原料不对外销售)。公司承诺已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结果将择日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巨子生物在声明中还提及,从今年4月中旬至今,可复美及巨子生物经历了“多轮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公司已经收集并固定了相关证据,会尽快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责任。

对于可复美胶原蛋白事件的相关质疑,记者多次电话联系巨子生物并发送邮件求证相关说法,但截至发稿一直未获回应。

检测方法论战升级,涉事产品已下架

巨子生物的声明未能平息争议。25日晚,郝宇再发长文,核心聚焦检测方法的科学辩论。他分析巨子生物能在短时间内出具报告,最可能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并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警示该方法因无法区分蛋白质氮与非蛋白氮,在检测成分复杂的化妆品时易导致结果虚高。他坚持其采用的HPLC氨基酸定量法更为可靠。

关键词:巨子生物可复美,胶原棒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