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小米再次“背刺消费者”?前有SU7被爆减配,而YU7“减配门”后,路由器又被指“偷偷减配”

小米再次“背刺消费者”?前有SU7被爆减配,而YU7“减配门”后,路由器又被指“偷偷减配”
2025-07-07 13:32:3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数据显示,YU7上市1小时即斩获28.9万份大定订单,成为今年最火爆的新能源SUV。但订单热潮中暗藏隐患,不少车主反映下定时系统出现了bug,导致提车时间延后。

另外饱受消费者诟病的一点是,具体的交付时间是在锁单以后显示,“之前只显示8周后开始交付,谁能想到排单排到了明年,甚至还有2027年的。”

与此同时,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投诉平台称,6月29日前,App里标准版和Pro版明确标注有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锁单后这个只有顶配Max有。此外,电动调节方向盘也从标准版配置表中消失。有用户抱怨:同价位的车全都是标配,谁想到竟然减配。

面对质疑,小米汽车客服7月1日向媒体回应承认系“专属配置单文案错误”,但拒绝为消费者退定金。记者发现,争议配置在发布会PPT中确实仅标注在Max版。但消费者质疑:并非所有购车者都会全程观看发布会,官方App的配置说明才应是购车依据。

面对雷军后续直播时“破例”给出改配方案的情况,有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属于转嫁错误成本行为。

公开报道显示,小米首款车型SU7也曾被曝出存在"减配"问题。彼时,有车主提车后发现部分小米SU7使用的并非宣传中的宁德电池,虽然两款电池均符合标准,但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的品牌溢价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被"降级"。

律师万昊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消费者能证明依据错误配置信息下单,小米涉嫌缔约过失。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YU7的消费者报团维权。

小米再次“背刺消费者”?前有SU7被爆减配,而YU7“减配门”后,路由器又被指“偷偷减配”

性价比策略引发安全担忧,产能决定市场地位

一直以来,小米以“高性价比”标榜品牌。性价比背后是成本控制的考虑。车圈观察人士东东认为,小米重营销和性价比的策略,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促进了行业发展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但造车不同于手机,有着更高的技术门槛和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而且跟速度、外观、体验感相比,安全性能才是汽车的基本线”。

记者注意到,目前网络上争议较多的点在于小米YU7所使用的消费级芯片的安全性。支持者认为,既然能“上车”,安全性能肯定有所保障,他们还以特斯拉举例。反对者则认为,与车规级芯片相比,消费级芯片成本更低、可靠性存疑。

东东及多名车评人指出,在小米以往的营销中,“零百加速2.78秒”“赛道级性能”等突出速度的关键词很多,而安全相关内容占比相对较少,存在重速度、外观而轻安全的情况。

亦有行业自媒体指出,小米真正实现的是“美学平权”,而非标榜的“科技平权”。文章认为,汽车在营销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塑造了小米汽车的形象,但性价比、减配以及安全问题,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内认为,面临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应付账款周期缩短等多重压力,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产品配置与品质,如何完善安全体系,是包括小米在内的新能源车企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的短期表现持谨慎态度。自YU7上市以来,小米股价“先扬后抑”,7月3日,开盘价为59.75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60.15港元/股下跌0.75%,报收于58.1港元,成交额达136.08亿港元,总市值缩水至1.51万亿港元。截至7月4日收盘,小米股价进一步下跌,报收57.5港元/股,成交额为75.78亿港元,总市值跌破1.5万亿港元大关。

(来源:新黄河)

(责任编辑:王鑫)
关键词:小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