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力量的减弱已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程。
三、新出路:角色回归
要弥合宏微观经济温差,就是要在发力稳增长的同时,激发、壮大市场化力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民营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仍信心不足。那么,如何激发市场力量呢?窃以为,一是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扎实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要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使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的范围不断扩大等。三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避免政府以不当方式干预资源配置、干扰市场机制作用,如盲目追风口、上项目,导致重复建设、产能增加;对困难企业不当干预,造成低效产能、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加剧恶性竞争等。
激发市场力量的核心在于要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现新市场、创造新需求,推动资源高效配置,让GDP的增长更加惠及广泛的民众,有效弥合宏微观经济温差,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刘晓曙,清华理学博士、厦大经济学博士、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