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良品铺子控股股东也在减持。随着良品铺子上市满一年,公司的第一批限售股解禁后,高瓴资本便迅速启动多轮减持计划。首轮减持于2021年3月至8月实施,高瓴系累计减持公司总股本的2.69%;随后的第二轮、第三轮减持,又分别减持了1.47%和1.95%的股份。2022年11月20日,良品铺子公告显示,高瓴系计划在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5月2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56%的股份。不过,截至该轮减持计划届满,其持股比例仍维持在5%,随后又披露了新的减持计划。良品铺子年报显示,2023年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仅有香港高瓴持股3%,2024年则未显示高瓴系公司,这意味着高瓴资本可能已完成实质性清仓。
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宁波汉亮等股东近两年亦买卖动作不断。根据良品铺子年报,宁波汉意成立于2017年8月,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人宁波汉旭艺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人杨红春、有限合伙人杨银芬、有限合伙人张国强、有限合伙人潘继红,最终控制方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天眼查数据显示,宁波汉亮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汉宁、宁波汉良、宁波汉林等公司同样由良品铺子创始人之一的杨红春控股。
今年6月,徐新的今日资本实际控制的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完成了自2023年6月以来第15次实施减持操作,期间累计套现4867.04万股,持股比例由30.3%骤降至18.16%,减持频率与规模均创下良品铺子上市以来纪录。
如今休闲零食赛道“卷”上天,良品铺子腹背受敌:一边是量贩零食等新玩家凭借低价策略疯狂“吸粉”,抢走传统品牌市场份额;另一边,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刁钻”,对零食的品质、口味、健康属性要求水涨船高,公司在产品创新和供应链优化上压力山大。
在这个节骨眼上引入新控股股东,看起来像是良品铺子试图“破局”的一招。
后续看点:悬念待解,监管调查成焦点
目前,控制权变更的具体细节还是个谜,市场都在观望新“老板”会带来什么新战略和资源整合方案。同时,监管层对股价“抢跑”事件的调查进展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倘若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被“实锤”,相关方不仅面临重罚,公司形象恐怕也要“跌跟头”。
对良品铺子来说,这次控制权变更既是挑战也是翻盘的机会。在行业激战正酣、消费市场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能否借“新东风”实现转型、重回增长快车道,值得关注。
不过,令人警惕的是,良品铺子这次股价“未卜先知”叠加控制权变更的戏码,不仅给休闲零食行业敲了警钟,也给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新课题。
(来源:海量财经周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