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新时期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工具特征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新时期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工具特征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2025-07-17 12:52: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3.2.1 政策工具-产业结构维度(X-Y)交叉分析

通过图2分析发现,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工具在各类型、各领域都有涉及,但存在显著差异。除装备制造外,其余四个行业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均为供给型政策工具,分别为健身教培(14.64%)、场地设施(12.13%)、竞赛表演(10.88%)、休闲旅游(7.11%);五个行业中使用频率最低的均为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为休闲旅游(1.26%)、装备制造(1.67%)、场地设施(2.09%)、健身教培(4.18%)、竞赛表演(4.6%);其中装备制造的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7.53%),供给型(3.77%)使用偏少。总体来说,健身教培与场地设施的政策工具使用率较高,装备制造与休闲旅游的政策工具使用率较低,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使用情况不佳。因此,政府应当调节装备制造各类型政策工具使用平衡,着力打造各行各业平等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而带动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

23.jpg

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政府对于冰雪运动健身与教育培训的发展尤为重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冰雪场地与设施建设,为冰雪运动热提供承接平台。然而,对于冰雪休闲旅游行业来说,景区和场馆体量庞大,单靠政府力量建设远远无法满足全国人民需求。冰雪产业的发展关乎政府、市场、社会与大众,需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扩大冰雪小镇、景区等休闲旅游场所的建设与升级,以冰雪休闲旅游为支撑点,兴办丰富多彩的冰雪主题活动,拉动群众参与热情,拓展冰雪服务业思路,促进冰雪装备消费。与此同时,装备制造领域也需要得到政府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市场中进口品牌仍占主要份额,许多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渐渐退出舞台。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差异并非望尘莫及,政府应当对于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体系优化等问题给予政策引导与支持,扩大国内外技术交流、产业对话,扶持一批培育民族品牌走向技术独立,从而激活国内市场,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政府应当坚定不移地支持健身教培与场地设施的发展,增加对于装备制造与休闲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培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冰雪产业内各行各业的建设中,重点加强环境型政策工具在休闲旅游、装备制造、场地设施三个方面的使用,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冰雪产业不断发展。

3.2.2 政策工具-改革发展维度(X-Z)交叉分析

通过图3分析发现,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转型的改革发展维度中各类型政策工具使用呈现失衡状态。动力变革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20.92%),其次是需求型政策工具(11.30%),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偏少(6.28%);效率变革中,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19.25%),其次供给型政策工具(9.21%),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4.6%);质量变革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18.41%),其次是需求型政策工具(7.11%),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2.93%)。总体来说,供给型动力变革政策工具、需求型效率变革政策工具和供给型质量变革政策工具使用情况较好,而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与高质量发展改革贴合较差。在新时期三大重要变革中,质量改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加强质量变革中需求型与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推进效率变革中各类型政策工具平衡,稳定动力变革政策工具使用态势,使产业效益与可持续性逐步增强。

24.jpg

由图3可知,尽管供给型动力变革的政策工具占比最高,可其中场馆建设、装备制造和休闲旅游的单项数据并不乐观,这与当下现状相符,诸如此类情况还存在于供给型质量变革与需求型质量变革的政策工具分布中。不仅如此,场地设施和休闲旅游中更是完全缺失环境型效率变革的政策工具,对冰雪基层建设和休闲旅游的发展产生间接阻滞作用。得益于我国冰雪产业成长同步于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各项政策都蕴含着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时代理念,并深入贯彻落实到产业内部,尤其体现于冬奥场馆建设中。然而放眼全国,虽然高端的冰雪文旅综合体如吉林北大湖、黑龙江亚布力、河北万龙等如雨后竹笋般林立,但满足大众日常需求的场馆整体配置情况与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冰雪小镇的一体化发展也存在困难,三个重要变革在冰雪产业政策工具融入过程中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逐渐暴露。因此,相关政策必须要从质量变革角度出发,提升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以效率变革为路径,平衡各类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在动力变革的保障下,积极发展场馆智能化、装备科技化等新时代产物。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规范行业标准、增进市场监管等方式,打造具有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冰雪市场,强化质量变革的主体性体现,加快效率变革新型模式构建,为推进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4、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1)从政策工具选择看,新时期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工具呈现明显的分布失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供给型多、环境型少;健身教培多、装备制造少;动力变革多、质量变革少。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竞赛表演中供给型动力变革的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最低的是场地设施和休闲旅游中环境型效率变革的政策工具。

(2)从产业结构布局看,新时期我国冰雪产业结构布局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调问题。市场发展的整体性层面,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对于健身教培与场地设施的关注度最高,而装备制造与休闲旅游的关注度较低;行业内部层面,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配置不协调差距较大。

(3)从产业转型发展看,新时期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虽然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产业政策内,但融入过程的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依然明显,环境型政策工具选择的高质量发展改革理念贯彻失衡,其在场地设施和休闲旅游的效率变革政策工具中完全缺失。

4.2 政策建议

4.2.1 完善冰雪产业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工具应用的均衡性

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中,使用率最低的依次为贸易管制、财政收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都与经济相关。一个产业的发展最集中的表象在于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冰雪产业也是如此。政府无法忽略冰雪产业的经济性,过于强调冰雪运动的社会性与公益性只会削弱资本投入热情,成为冰雪产业壮大发展的阻生力量。政府应当加强对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保障与服务,从整体建设出发布局,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引导与扶持。同时,各行各业都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等多方合作共建,在已有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同社会合作发展冰雪产业的心情是迫切的,其中关于政府采购的政策工具使用较为频繁,但相应的激励政策与配套措施配备尚未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市场发展。为进一步协调稳定“政企社”合作关系,政府应当给予相应优惠政策,通过推进国际贸易往来、加强国家财政投入、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鼓励股债结合融资等方式,营造融洽的产业政策环境以拉动社会资本加入,进一步壮大国内冰雪产业规模,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自给自足的国内市场,并不断提升冰雪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冰雪产业加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依托和动力。

4.2.2 强化产业结构政策引导,促进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性

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是指形成各产业间相互协调、相互供给、相互配合而达到效益最佳的结构模式,能够更加合理地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产业性能,实现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经济增长转变。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实施,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关问题也存在其中,例如冰雪场地分布差异明显、产业发展结构失衡等,影响了冰雪产业链条的形成,进而封锁了多元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因此,在装备制造业先行、其他行业追赶的冰雪产业格局中,如何合理利用冰雪资源、协调冰雪产业结构成为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综合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离不开两点支撑:一方面是产业要素间的协调。冰雪产业的协调发展应以冰雪运动作为承载平台,与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形成冰雪产业消费网络,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动态调整建设侧重点,深化各类融合产业、关联企业与不同区域间的分工与多元协同供给,逐步形成完备的冰雪产业链条;另一方面是产业供需关系的协调。应当依据实际需求制定供给侧改革措施,一方面要保持冰雪制造业发展势头,不断丰富与提升冰雪器材设备等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冰雪场馆与休闲旅游小镇建设,拓宽冰雪旅游、冰雪表演、冰雪竞赛等行业中服务覆盖面,增设大众需要的延伸性冰雪服务,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供需关系。

4.2.3 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推动政策工具配置的衔接性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冰雪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与欧洲地区历史悠久的冰雪文化不同,国内冬季运动起步晚、冰雪资源少、分布失衡,冰雪产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诚然北京冬奥会的良好机遇快速推动了冰雪产业规模扩张,但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势必要反噬冰雪产业的未来发展。为了毕业经济快速发展所致的资源消耗与浪费,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才是新时期我国冰雪经济发展的应然之路。基于冰雪产业发展现状看,实现高质量转型需践行以下三点:

(1)加强质量变革力度。从冰雪场馆建设一体化入手,提升冰雪休闲旅游服务品质,进而引导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探索高端市场,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民族企业;

(2)稳定效率变革方向。制定规范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重视冰雪产业经营管理、户外教育、活动执行等相关领域人才的引进或培养,鼓励国内国际装备制造和场馆建设等行业技术交流;

(3)巩固动力变革成果。加速冰雪场馆智能化建设,支持企业开发高科技冰雪运动产品,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冰雪行业各领域全面升级。进而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带领下,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EB/OL].(2019-03-31)[2022-4-30].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31/content_5378541.htm.

[2]程林林,李秦宇,陈鸥.我国体育经济“学术流派”的由来与现状解构:兼论中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4):1-7.

[3]陈晓峰.我国现今体育产业政策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5):7-15.

[4]叶金育.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财税政策工具:选择、组合与应用[J].体育科学,2016,36(6):73-83.

[5]徐向前,秦海波,李雪梅,等.基于三维政策工具框架的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2):28-35.

[6]臧海翔,程传银.我国冰雪运动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9):1-7.

[7]柳鸣毅,丁煌,但艳芳,孔年欣,盛翰林.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冰雪运动公共政策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4):47-57.

[8]丹尼尔·里夫,斯蒂文·赖斯,弗雷德里克·G·菲克.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嵇美云,译.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

[9] HOWLETT M, RAMESH M.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63.

[10]李世超,蔺楠.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变迁分析与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1):21-26.

[11]程华.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测量与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58-263.

[12]王静,王海龙,丁堃,徐作圣.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创新需求要素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5):28-38.

[13] SCHNEIDER A, INGRAM H. Behavioral assumptions of policy tools[J]. Journal of Politics,1990,52(2):510-529.

[14] MCDONNELL L M, ELMORE R F. Getting the job done: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olicy Analysis,1987(2):133-152.

[15] ROTHWELL R, ZEGVELD W.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83-104.

[16] ROTHWELL R.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towards a national policy framework[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85,12(3):113-130.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0-10-29)[2022-4-30].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9/content_5555877.htm

[18]王晨曦,满江虹.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3):241-250.

[19]黎智洪.我国产业发展“三大变革”的理论逻辑与方法论[J].改革,2018(9):91-101.

(文/张佃波,山东体育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朱焱,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袁诗怡;尚婉婷)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冰雪产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