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反映济南历城区张马屯天宸花园的底商,竟在楼顶上装起了太阳能设备,引发了业主的集体质疑——楼顶公共区域的使用权,何时成了底商的“私人领地”?
后记者赶到现场就此事进行采访,本以为有官方介入这事能顺利解决,谁知道最后竟是“雷声大雨点小”,问题到现在仍未解决。
将此事单独拿出来看,或许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瓜。但要是把张马屯业主这几年的“血泪史”翻出来一看,或许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对这种事反应这么大了。
随着近期张马屯又因为规划调整上热搜了!当年首批“屯里人”估计能写一部“业主维权辛酸回忆录”了……这片让济南刚需又爱又恨的片区,这几年把业主们折腾得够惨。高价买房亏到肉疼,交房维权操碎了心,街区制住得憋屈,商业配套还全是空饼。现在还要改规划,张马屯业主的神经真的快被扯断了!谁能想到,张马屯可能是唯一一个全员冤种的刚需片区。
2017年那场“地王狂欢”,碧桂园豪掷97亿扫走8块地,楼面价直接炒到天上,房价自然跟着起飞:凤凰首府首开1.85万/㎡,万科正荣天宸、公园学府也敢卖1.5万/㎡。
多少刚需/刚改咬碎后槽牙掏空家底上车,想着“贵点至少品质有保障”,结果现实啪啪打脸:
现在高层跌到1.1-1.2万/㎡,精装小高1.3万/㎡随便挑,首付直接亏没了,月供比房价还高。
盼了几年的新房,等来的全是“惊吓套餐”:
碧桂园都荟府大门小得像物业后门,绿化稀稀拉拉,地面铺红砖就算“高端配置”,电梯厅大白墙直接交差,规划的688个非机动车位说消失就消失。
奥体时代(原时代公馆)延期交付,精装房变“惊装房”,地暖管道铺堪比盘丝洞,漏水、裂缝问题扎堆。
还有万科正荣天宸、公园学府,延期是基操,质量问题各有各的拉胯。
业主拉横幅维权的场面,成了张马屯交房季的“固定节目”。
张马屯1.0时代的业主估计听到“交房”两字就犯怵,别人收房是喜悦,他们收房是渡劫,买房买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买得糟心就算了,关键还住得闹心。
当初吹上天的“街区制先进理念”,落地后全是坑:小区被切成巴掌大的小组团,路窄得错车全靠技术,停车更是难上加难。绿化跟盆景似的,想下楼遛个弯都没地儿,配套更是缩水严重,妥妥的“拥挤社区”。
最要命的是商业配套直接“摆烂”。
规划的商业还要计划改成住宅,理由据说是:“工业北沿线大型商业已足够,无需重复建设。”
另外改规划,业主们心里直打鼓:容积率会不会再拔高?商业配套还能不能落地?
张马屯的困境,说白了就是“重开发轻民生”的后果: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留下一堆烂摊子;规划画得漂亮,却没考虑居民的真实需求。
现在是时候慢下来,想想怎么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住得舒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割韭菜的;规划是为了便民,不是为了卖地的。
张马屯的业主们已在维权路上疲惫不堪,他们承受不起再一次的伤害。每一位普通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倘若同样的问题发生在高档社区,或许早有不同的处理结果,但民生权益从不应因小区定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来源:微信公众号·玖零后地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