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青岛银行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场景,叠加青岛银行的专业、牌照等优势,未来青岛银行的成长应该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承担着山东本土金融机构继续突破的重任。
今年一季度青岛银行的成绩单也验证了这一点:营业收入为40.47亿元,同比增长9.69%;归母净利润为12.58亿元,同比增长16.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35亿元,同比增长16.13%。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A股上市以来,青岛银行已连续六年以超过33%的现金分红比例回报投资者,累计分红金额达到54.39亿元,这一比例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个惊喜,是青岛轮胎行业的破圈。
今年的榜单上,赛轮集团和双星集团双双上榜,充分显示了青岛在轮胎行业的“存在感”。
赛轮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轮胎企业,双星是老牌国企。两者的发展路径不尽相同。
赛轮通过创新与全球布局硬生生闯出一条路。2024年,赛轮实现营业收入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净利润排在国内轮胎行业第一。近期又传出赛轮收购普利司通沈阳工厂的消息。
双星集团则通过并购锦湖轮胎,成功扭转局势。去年,锦湖轮胎业绩大涨,全年收入达到4532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8亿元),同比增长12%,而利润更是达到43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8亿元),同比激增91%。
海尔、海信、青啤等青岛传统的大企业,这些年始终保持着稳定发挥。它们是城市经济的基石,青岛经济要想更实现更大的突破,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今年的《财富》500强榜单给了青岛惊喜,未来城市经济的继续向上,如何在“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或许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来源:青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