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作人员对于参会股东进行了详细的身份核实,甚至要求不能携带手机入场,且全程禁止录音录像。图片摄影:牛其昌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唱票之后,表决结果出炉。
根据现场公布的结果,张钧昱、张秀文、刘春林、张晶泉、廉涛当选新一届非独立董事,陈小俊、XU HUAXI、解祥华当选新一届独立董事,苏涛永、杨旭当选监事会非职工监事。
梳理发现,上述新任非独立董事中,除张秀文来自第二大股东北京汇能海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能海投”)外,其余包括张晶泉在内的四人都具有“伊泰系”背景。
其中,张钧昱现任伊泰(股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深圳泰誉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泰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深圳泰誉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
张钧昱1997年生,今年年仅28岁,是此次得票率最高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也是所有候选人中唯一具有“海外事业部”从业经历的。
此外,伊泰B董事长张晶泉的得票率为90.20%;现任伊泰B董事刘春林得票率也高达90.76%;伊泰B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廉涛得票率为86.05%,后被选为公司新任董秘。
在非独立董事方面,此次当选的解祥华得票率为89.45%,此前也曾有在伊泰系工作的履历,他曾在2007年至2013年间在伊泰B担任独立董事。
7月24日晚间,*ST新潮发布系列公告,在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后召开的董事会上,张钧昱当选新潮能源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刘斌变更为张钧昱,聘任了新的管理层,公司办公地址也从北京市朝阳区变更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同时召开的监事会上,选举杨旭为公司监事会主席。
现场多位中小投资者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他们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只要上市公司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时分红,利好股价,早日摆脱退市风险,他们就愿意给新管理层投出赞成票。
中小股东代表何源表示,“在退市风险倒逼下,中小股东此番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已无退路,希望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利,终结公司过去长达数年的治理乱象”。
甚至还有新潮能源的小股东对记者表示,正是出于对伊泰B要约收购的支持,自己特意买了伊泰B的股票。
在何源看来,本次会议选出的新董事会必须尽快接管公司,以确保在2026年4月30日前披露合规年报,这是保住上市资格的最后窗口期。
在得知当选公司新任董事之后,张晶泉随即承诺,“将全力支持新一届董事会协调各方面资源,尽最大努力按时披露符合监管规则要求的2025年年报,以避免公司退市”。
另一位小股东戴家万(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潮能源的中小股东,本身希望公司发生根本性转变,走出泥潭,从而为股东带来经济上的回报。此外,在涉及到关键资源的控制权上,希望公司能够牢牢控制,不要再有丧失的风险。同时抓紧结束无谓的内斗,尽快让公司回归正轨。
从二级市场来看,随着伊泰B要约收购完成、推迟超两个月的年报最终出炉,*ST新潮股价近期迎来一波暴涨行情。据统计,自7月8日复牌以来,截至7月24日收盘,*ST新潮累计涨幅已经超过50%,其中包括九个涨停板。
二级市场上,*ST新潮近期累计涨幅已经超过50%。来源:Choice
回顾*ST新潮控制权之争的源头,还要追溯至年初那场A股历史上的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
短短八个月时间,*ST新潮三次成为资本大佬“围猎”的目标。
“*ST新潮被各路资本围猎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司资产质量优良,海外油气田业务持续贡献良好现金流;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分散,长期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进而价值被低估,这种治理缺陷反而成为资本竞逐的‘机会窗口’。”一位并购领域资深人士表示。
接近新潮能源的内部人士也感叹,新潮能源就像个“俊寡妇”,一面是挥之不去的流言蜚语,一面是纷至沓来的各路资本。从治理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出现一个有建设性、善意的控股股东,对公司而言其实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临时股东大会现场。图片摄影:牛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