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2021年起,呷哺呷哺便踏上了亏损之路,当年公司净亏损2.93亿元,次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53亿元。2023年和2024年的亏损额则分别为1.99亿元、3.98亿元。仅这4年,累计亏损额已超12亿元,再加上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5年间累计亏损约13.26亿元。
价格高、服务水平大打折扣,2025年的呷哺呷哺能否留住消费者?
时间回到呷哺呷哺品牌的创立之初,1998年,第一家餐厅便开在年轻人的聚集地北京市西单商圈,主打吧台式小火锅。那时的呷哺呷哺主打套餐,且锅底调料免费,一个套餐的组合价格为25元至30元不等。呷哺呷哺也推出了针对年轻人的促销活动,如吃火锅送首饰、“吃30送30”的优惠套餐等,新颖的就餐形式和促销手段,加上兼具竞争力的价格,让呷哺呷哺在北京市场迅速站稳了脚跟。
然而,其品牌的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分别为48.4元、53.3元、55.8元、62.3元、62.5元、63.9元,累计涨幅超过32%。直到2023年实行降价策略后,人均消费才开始有所下降。
除了降价,在2024年5月,呷哺呷哺另辟蹊径推行起了付费会员制度。类似于山姆模式,消费者可以花费208元成为呷哺呷哺的年度付费会员,将购卡、折扣、积分、新店、生日、新品六大特权打包给付费会员,优惠涉及呷哺呷哺、凑凑、茶米茶等多个品牌,会员储值还能在新开门店享受五折优惠。
然而,呷哺呷哺的口碑却并未有所提升。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与此前相比,现在的呷哺呷哺价格高,服务差,会员卡业务也出现了诱导开卡、夸大宣传、退款困难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搜索呷哺呷哺,有779条相关投诉,其中不乏菜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服务水平问题以及充值卡、会员卡扣费和退费纠纷。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779条关于呷哺呷哺的投诉
进入2025年以来,呷哺呷哺曾尝试过一系列调整,试图扭转局势、重回增长轨道,其中包括新开餐厅、开展调味品业务等方式。然而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近两成,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连锁火锅的领军品牌,呷哺呷哺的降价策略和付费会员制也未能挽回消费者。或许,回归初心,提升品质和服务,才是呷哺呷哺的破局之道。
(来源:海量财经官方账号记者 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