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报披露前被接连罚款超过3000万,上海银行(601229.SH)的合规问题无疑引发高度关注。
1、一周不到,接连被罚数千万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银行因涉及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给予警告,并被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罚没合计达2921.75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对上海银行15名涉事责任人给予连带处罚。其中,对该行时任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时任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给予警告,并分别罚款8.5万元、5万元。其余涉事责任人则被罚款3万元至14.2万元不等。
上海银行对此回应称,此次处罚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对该行开展的综合执法检查,处罚问题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该行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机制等措施积极整改。目前,所涉及的问题均已按照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毕。
上海银行表示,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依法稳健经营,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屋漏偏逢连夜雨。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多项违法违规,上海银行杭州分行被罚380万元。
经查,上海银行杭州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部分绩效考评行为不合规;资产池业务管理缺陷;“售后回租”国内信用证业务管理不审慎;贷款管理不审慎;票据贴现业务管理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同时,对石卫国警告并罚款5万元,对沈彪警告并罚款5万元。
换言之,仅仅一周不到的时间,上海银行被处罚合计高达3254.8万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上海银行被处罚数千万,当引发公司高度重视,仔细梳理自身业务是否存在合规问题,即便不少问题发生在几年前,但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都属于最基础的合规环节,这些问题的发生的确很不应该,那么,种种违规问题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总部包括分行、支行等都可能出现,因此,公司必须要严守合规底线,全面自查,排除相关风险,这样用户和投资者也才对公司稳定经营有信心。
2025年1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上海银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代理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200万元。
1月7日,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因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银票贸易背景审核不到位被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处以罚款120万元;时任苏州分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许飞、苏州分行普惠金融业务部兼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韩慧峰均被警告并处罚款8万元。
2月28日,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又因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被宁波监管局罚款50万元;时任宁波象山支行行长史济刚、宁波象山支行客户经理林兰均被警告。
2、净息差低于同行均值,两大措施应对
业绩层面,上海银行即将于8月末披露半年报。2025年一季度,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