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虚增营收和净利润,思科瑞上市头年即财务造假,为何铤而走险?

虚增营收和净利润,思科瑞上市头年即财务造假,为何铤而走险?
2025-09-24 12:43: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针对此次财务造假,四川证监局认为,舒晓辉作为时任分管市场部的副总经理,其组织、策划、实施虚构销售业务,未勤勉尽责,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思科瑞董事长张亚,时任总经理马卫东,时任公司财务总监涂全鑫未能在公司高管团队管理和整体业务管理及日常经营管理及内部风险控制上勤勉尽责,均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对此,四川证监局拟决定对思科瑞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舒晓辉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对张亚、马卫东、涂全鑫分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收入确认是财务造假的高发领域,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业绩表现。”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和不当确认收入是收入造假的三种常见手法,思科瑞同时涉及三种手法,其内控漏洞可见一斑,这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在业绩压力下的短视行为。

记者注意到,思科瑞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思科瑞、控股股东建水县铨钧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张亚与发行人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对赌协议或特殊协议等安排”。

既然不存在业绩对赌,上市头一年的思科瑞为何还要铤而走险,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科创板公司上市第一年就财务造假,或主要源于上市后面临的巨大压力与自身脆弱的基本面之间的矛盾。”上述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司可能在IPO报告期(上市前三年)就已经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交易等手段美化了业绩以满足上市标准。上市后如果真实业务无法支撑之前的业绩增速,就会出现巨大缺口,如果首份年报就出现业绩“变脸”,会立刻戳破市场的乐观预期。因此为了掩盖缺口,一些上市公司选择了铤而走险。

32.jpg

从业绩来看,思科瑞出道即巅峰

33.jpg

思科瑞在上市短短两年后便陷入亏损境地

从业绩来看,思科瑞出道即巅峰,在上市短短两年后便陷入亏损境地。

根据更正后的财务数据,公司2022年即上市首年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9143万元。但在随后的两年里,公司业绩急转直下,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1.4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3.75%、28.40%,对应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下滑47.68%、143.90%。

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思科瑞在上市第二年业绩“腰斩”之后,第三年就开始陷入亏损。

对此,公司将亏损的原因归咎于:“近两年各大军工集团由于受装备订货调整和人事调整等影响,报告期内检测订单需求较上年同期减少,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类别检测业务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作为此次被罚的对象之一,思科瑞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亚曾在2024年3月被河北省永清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同年9月,永清县监察委员会解除了对张亚的留置措施。在此期间,公司股价遭遇“腰斩”,累计跌幅达46.78%。

尽管公开渠道并未明确披露张亚被留置的具体原因,但随着此次财务造假案的细节曝光,不少投资者也不禁将其联系在一起。

从思科瑞前十大股东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实控人张亚持股比例28.60%。此外,今年上半年新晋“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资本市场纾困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0.84%,位列第七大股东;新晋“江西鸿伟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76%,位列第八大股东。

关键词:思科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