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212越野车在中国汽车城市攀爬赛宣恩站(10月1日举办)翻车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车辆侧翻后A柱明显变形,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翻车是赛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A柱如此严重变形,让人担忧车辆结构安全”。因车身“212”标识醒目,大量网友及媒体误将涉事车辆归为北汽集团旗下产品,相关质疑声迅速指向北汽,一场舆论风波随之而来。
图源:小红书
面对发酵的舆情,北汽集团很快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涉事车辆是“北京汽车制造厂”2024年推出的新款212,与北汽集团及旗下“北京越野”品牌无任何关联,果断与涉事车辆划清界限。这一澄清背后,是一段复杂的品牌历史纠葛。
212堪称中国越野车的“鼻祖”,1966年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下称“北汽制造”)为军事需求研制。它不仅曾在特殊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还成为80年代民众的集体记忆。但如今的北汽集团与北汽制造已无直接关联,关键转折点在2015年——北汽集团当年完全转让所持北汽制造股权,从法律层面彻底解除二者关系,而此前北汽制造已作为北汽集团子公司运营42年。2020年后,北汽制造又历经两次易手,先后被山东富路集团、魏桥集团收购,转型为民营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北汽集团转让股权时,允许北汽制造继续使用“北汽”“北京汽车”等商标,这一遗留问题为品牌混淆埋下隐患。后续北汽制造在市场宣传中,频繁提及“井冈山轿车”“212鼻祖”等历史元素,不断强化与北汽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模糊品牌边界。此前媒体曾致电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对方以“没有权限”为由挂断电话,未给出更多回应。
这并非北汽集团首次与北汽制造“撇清关系”。2024年6月,北汽制造发布全新212越野车时,北汽集团次日便紧急声明,强调前者是山东民营企业,其产品售后与北汽集团无关。两次澄清也让外界对212品牌“归属”的关注不断升温。
从市场背景来看,212所处的越野市场正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越野文化兴起,自驾游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媒体数据显示,2024年越野车销量同比大涨70%,达94万辆。车企纷纷布局智能越野领域,新一轮产品周期已然开启。但市场火热的同时,安全风险也在凸显,多起越野事故引发关注。2025年3月,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就发生过一起严重事故:一辆改装福特F-150猛禽以约120公里/小时速度冲击沙丘,坠入深坑后多次翻滚,最终造成3死1伤,为越野爱好者敲响安全警钟。
作为北汽制造如今的实际控制方,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背景不凡。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是魏桥创业集团重点打造的新能源产业板块,旗下有极石、212越野车、锐胜等品牌。天眼查数据显示,其对外投资6家企业,现存232条企业风险信息。
母公司魏桥创业集团更是知名企业,不仅是全球最大棉纺企业,还享有“世界铝王”称号,旗下拥有中国宏桥、宏创控股两家上市公司。魏桥集团曾有辉煌过往,创始人张士平带领企业从“亚洲棉王”拓展至铝业领域,2014年超越俄铝成为全球最大铝业制造商,张士平家族自2012年起连续十年蝉联山东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