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产品说明会异化为销售误导温床,平安人寿曲靖中支因夸大产品收益领罚单

产品说明会异化为销售误导温床,平安人寿曲靖中支因夸大产品收益领罚单
2025-10-24 14:33: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产品说明会这一原本用于介绍保险产品的专业场合,正被异化为销售误导的温床。近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靖中心支公司因利用产品说明会夸大保险产品收益、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被曲靖金融监管分局处以28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予以警告并合计罚款9万元。

产品说明会异化为销售误导温床,平安人寿曲靖中支因夸大产品收益领罚单

"正规场合"背后的违规行为

产品说明会在保险销售体系中本应扮演正面角色——为潜在客户提供专业、准确的产品信息,帮助其做出知情选择。然而,这道"正规"程序却被某些机构巧妙利用,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合法外衣。

平安人寿曲靖中心支公司的违规行为揭示了行业潜规则的两大典型表现:一是夸大保险产品收益,将不确定的收益承诺为确定收益;二是通过给予合同外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这两种做法不仅扭曲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基础,更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销售误导的双重危害

夸大收益行为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精心策划的产品说明会上,销售人员往往将演示利率包装成保证收益,把历史最高收益率暗示为常态表现,这种信息操纵导致消费者基于错误认知做出购买决定。

而给予合同外利益的行为则更具隐蔽性。短期看,消费者似乎获得了额外好处;长期而言,这种不正当竞争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迫使保险公司通过降低后续服务质量来弥补成本,最终损害全体投保人利益。

监管利剑指向精准问责

此次处罚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保险销售乱象的精准打击。不仅机构受罚,具体责任人也承担相应后果,这种"双罚制"打破了以往"机构买单、个人无责"的局面,建立起更有效的问责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力度正在从单一事件处罚向全链条治理转变。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保险销售的关键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展现出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决心。

平安人寿亟需加强自身管理

此次事件暴露出平安人寿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平安人寿应当率先垂范,重新审视产品说明会的定位与流程,建立严格的内部管控机制,将销售导向真正转变为服务导向。

公司亟需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监督,完善内部问责制度,确保总公司制定的合规标准在各级机构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在销售人员培训、营销材料审核、产品说明会流程管理等环节,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内控机制。

消费者保护需多方协同

对消费者而言,参加产品说明会需保持理性判断,牢记"口头承诺不足信、合同条款为准绳"的原则。对于任何存疑之处,应要求销售人员提供书面说明,并可寻求专业第三方意见。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完善,消费者在遭遇销售误导时可通过投诉、调解、仲裁等多重途径维权。而此次处罚案例也提示监管机构,有必要进一步规范产品说明会的举办标准和内容要求,从源头上堵住这一销售误导漏洞。

平安人寿此次受罚应成为全行业自查自纠的契机。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唯有诚信经营、规范销售,才能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宋扬,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李建龙)
关键词:平安人寿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