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无资金实力,也无良好业绩,却能在2亿元重点民生工程里提前内定、未招先建,原因是什么?”多名讨薪者发出同一疑问。
主管部门失声,“未招先建”谁默许?
就“问清公司在中标通知书下发前一个月即组织施工队进场,作为项目主管单位是如何协调的?”一事,记者致电莱州市生态环境分局分管副局长贾洪松。
贾局长表示:“时间过去3年了,具体细节已记不清,目前正在外面开会,会后回复。”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
亿元级资金已拨付,讨薪信访数百起,巨额资金流向了谁的口袋?“未招先建”是谁开的绿灯?背后有无利益输送?“不允许分包”的合同条款,为何难挡层层转包、节节压价?法院冻结债权在前,190万元为何仍能“金蝉脱壳”?媒体将持续追踪报道。
(来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