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红书上发现该品牌吃出异物事件很多,足以证明该品牌生产环境”,有消费者在投诉中如此表示。
营收两年缩水超75亿,今麦郎失速
今麦郎的发家史,始终与“性价比”相连,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可以放松对品质的把控。
今麦郎的前身是华龙集团,由范现国在1994年在河北隆尧创立。隆尧正是小麦主产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范现国捕捉到康师傅、统一刚进入内地市场带来的商机,联合亲友推出售价仅5毛钱的方便面,迅速打开农村市场。
2002年,华龙集团推出“今麦郎弹面”,实现品牌升级,并进入城市市场。今麦郎弹面上市一年销售额便突破亿元,成为能与康师傅、统一抗衡的品牌。
随后今麦郎通过两次重要合作拓展版图:2004年与日清食品成立合资公司,2006年又与统一联手进军饮料业务。不过这两段合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画上句点。
尽管还不是上市公司,但通过行业协会和工商联公布的数据,现在还能窥见今麦郎的发展轨迹。
据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历年民营企业100强榜单,2019-2021年,今麦郎投资有限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18.488亿元、240.429亿元和241.455亿元。
然而自2022年起,其营收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降至190.76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165.7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巅峰已下滑31.4%,两年缩水超75亿元。在2024年的河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未公布企业具体营收情况,今麦郎排位保持在第39位,与2023年排位数持平,但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传统支柱的方便面业务正面临严峻挑战。
受外卖与自热食品等替代品类冲击,行业整体销售额出现下滑。根据马上赢数据,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类目的销售额同比下降6.22%。
具体到品牌表现上,今麦郎位列第四,落后于康师傅、统一和白象,市场份额为7.84%,只微增0.4%。
而来自第二十四届方便食品大会的数据显示,今麦郎2023年方便面板块营收63.67亿元,同比下降11.29%。
2017年6月,今麦郎上市启动会召开,宣布正式冲刺IPO。当时范现国对媒体称“我们更要打造大营销平台,将来实现一千亿的收入。8年过去了,其营收缩水,与千亿收入目标相距甚远,上市计划仍无实质进展。在2019年,其曾尝试与莱茵体育合作借壳上市,也未有结果。上市进程的停滞,也无疑限制了今麦郎的融资渠道和发展速度。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今麦郎还需应对品控方面的质疑,从方便面中吃出的异物,到娃哈哈代工风波,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如何在坚持性价比路线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
这家曾凭借“弹面”异军突起的企业,如今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亟需找到平衡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的新路径。
(来源:凤凰网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