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383) | 张玉卓新提出“国民携手发展观”的意义与指向

【李想集锦】(383) | 张玉卓新提出“国民携手发展观”的意义与指向
2025-11-05 15:27: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张玉卓提出国企民企“四个携手”思路的思考

11月3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致辞中,围绕落实“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他提出四点建议。四个段落讲了“四个携手”,陈述了张玉卓的“国民共同发展观”。表明国务院国资委将持续推动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最近发表的张玉卓《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署名文章,是从整个企业角度讲的。这个最新讲话是对国企民企关系新的解答,包括“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认识意义,并对国企民企合作方式进行探讨。

一、张玉卓的“国民携手发展观”

这四个携手是:

一要携手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拓展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二要携手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

三要携手推动深层次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的新机制;

四要携手推动互利互惠合作,加快形成有序结合、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前面三个,新蓝海、新动力、新机制,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内容。后面讲新格局强调:

面向“十五五”,我们要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找准自身优势,杜绝“内卷”的竞争,专注主业,错位发展,在技术、产业、人才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同参与全球竞争,持续巩固互利共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供有力支撑。

这里讲了国企民企共同承担、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在我们感觉中,这一套话是第一次这样组织,可以解读为为张玉卓的“国民携手发展观”。国企和民企携手改革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内外复杂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张玉卓的“国民携手发展观”是一种“系统思维”。国企与民企协作共进的逻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它要求决策者和企业家跳出“谁进谁退”、“谁主谁辅”的零和博弈思维,转而从国家经济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将国企的“规模优势”和“战略定力”与民企的“效率优势”和“创新活力”进行战略性耦合。

二、“国民携手发展观”的宏观意义

国企和民企的关系,早已不是简单的“谁进谁退”、“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宏观层面,“国民共同发展观”的提出,主要是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

1.维护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国企通常在能源、通信、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国计民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构成了国家经济的“骨架”和“主动脉”。它们保证了在关键时期,国家经济命脉不被卡脖子。民企是产业链上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尤其在零部件、工艺、服务等细分领域极具活力,提供了大量的配套和创新。

携手的作用,通过两者合作,可以构建一个“国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广泛参与”的、既稳固又灵活的产业生态。在面对外部制裁或供应链中断时,国企可以扛起保供稳链的大旗,而民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则能快速填补空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安全网络。

2.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力量”。当前的国际竞争,往往是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竞争(如新能源汽车、大飞机、半导体等)。单打独斗难以与国际巨头抗衡。国企有实力承担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基础研发和重大工程项目(如“北斗”、“C919”)。民企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在应用技术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化营销等方面优势突出。

携手的作用,通过两者合作,通过“国企搭台、民企唱戏”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可以整合双方优势,形成“国家队+专业队”的联合舰队,共同出海,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稳定。国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调节收入分配、提供普遍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民企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通过两者合作,国企与民企健康发展,能共同把经济的“蛋糕”做大,为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国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带动民企共同履行社会责任;而民企的繁荣则直接创造了更多就业和财富,二者协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三、“国民携手发展观”的中观意义

关键词:张玉卓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