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小米用户遭极氪销售诅咒“买命”,暴露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然“跑歪了”

小米用户遭极氪销售诅咒“买命”,暴露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然“跑歪了”
2025-11-07 15:20: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京一消费者购买小米YU7后,遭当地极氪4S店销售人员语音诅咒“想买人生最后一辆车选小米YU7,你买的不是259800,是你的命”。事件发酵8小时内,极氪便宣布开除两名涉事员工并终身禁聘,连带处罚多名管理层,看似雷厉风行的处理,却难掩新能源行业竞争失序的沉疴。

这场闹剧的荒诞性远超“销售嘴欠”的表层认知。消费者原本坦诚表示“小米YU7的情绪价值太懂年轻人,再老5岁我肯定选极氪001”,这般兼顾认可与偏好的表述,反倒触发了自称“销冠”的销售人员的攻击模式。更令人发指的是,其“买命”论调疑似蹭小米此前高速事故热度,拿遇难者做攻击素材,已然突破商业伦理与公众情感的双重底线。当本该比拼产品力的销售场景沦为诅咒顾客的“骂战现场”,暴露出的何止是个体职业素养的缺失。

极氪的“连坐式处罚”虽赚足了“认错快”的印象分,却难逃“甩锅式灭火”的嫌疑。涉事4S店强调“日常培训的时候我们是禁止拉踩竞品的”,可制度红线为何拦不住销售的极端言论?答案藏在行业内卷的现实里:2024年227款车型扎堆降价,2025年车企再掀“抢客肉搏”,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24万的热度,让部分品牌陷入“销量焦虑”,催生了“为成交不择手段”的销售文化。当KPI权重压过职业操守,当“抢单”优先级高于品牌信誉,销售自然会把“踩竞品”当捷径,将“骂对手”当技巧。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恶性竞争已触碰法律红线。从民法典视角看,“买的是命”这类言论绝非简单嘲讽,而是通过暗示“车不安全会致死”诅咒消费者,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维度考量,极氪与小米作为直接竞品,销售人员散布误导性信息贬低对手,已然涉嫌商业诋毁。此前海南二手车行因骂对手“黑心车商”判赔1.2万元,陕西安骏4S店因诋毁竞品被罚10万元的案例,早已为行业敲响警钟。极氪的处罚止于内部追责,却未回应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核心追问,难免有“避重就轻”之嫌。

网友的质疑一针见血:“开除是挺快,但能保证其他销售不这么说吗?”这话戳中了问题的要害。极氪并非首次卷入类似争议,此前就有“补5000元抢小米退订用户”的操作,而其母公司吉利也曾因广告贬低友商被罚。这说明问题的根源不在“两个坏员工”,而在“唯销量论”的考核体系与“默许拉踩”的隐性文化。若只拿基层员工当“背锅侠”,不根治竞争焦虑,今天开除两个销售,明天可能冒出更极端的话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靠的是技术突破与服务升级,而非“嘴炮攻击”。当销售不比参数比诅咒,企业不拼创新拼抹黑,最终只会透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极氪的处罚该是一剂清醒针,而非一块遮羞布:既要重构考核逻辑,让合规与服务权重高于单纯成交量;更要强化行业自律,将“比产品不踩对手”纳入底线准则。

工信部已明确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可政策落地终究要靠企业自觉。毕竟,消费者买的是代步工具,不是“诅咒靶场”;行业拼的是良性生态,不是“骂战江湖”。若再任由内卷异化为“互害”,下一个被“诅咒”的,终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极氪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