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西部,立足“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自然禀赋,藏马镇加快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融创藏马文旅品牌,系统整合全镇15个旅游景点、20余家采摘园农家乐、13处乡村会客厅、5家酒店民宿等资源,打造都市郊区“两天零一夜”精品彩虹旅游线路。文旅发展带动就业,1000余位村民走上景区绿化、餐饮厨师、物业服务等就业岗位,餐饮民宿经商平台300多个,户均增收3万-5万元。民宿集群、滑雪场、藏马古街、阿朵花屿、阿朵农庄、云茗茶田、月空婚礼堂、钻石餐厅等成为红遍网络的度假选择。
回到城区,商贸消费的热情也在尽情释放。沿着滨海大道,西海岸新区在唐岛湾、灵山湾畔打造了贯穿东西的文旅消费商贸群。“五一”小长假,“约惠春夏乐购西海岸”等主题促销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商贸的深度融合,利群金鼎广场、海上嘉年华、永旺梦乐城、新城吾悦、融创茂等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1亿元,同比增长21.6%。
融合交通脉络,西海岸新区先后推出滨海大道、海青彩虹公路、泊里樱花大道、蓝湾绿道等一批特色旅游风景道,以道串景,以道促销。其中,滨海大道串起了唐岛湾湿地公园、琴岛之眼摩天轮、珊瑚贝桥、电影博物馆、融创茂、星光岛酒店群、城市阳台、海军公园等旅游地标,盘踞海青茶山的青岛首条彩色旅游公路串起了茶史馆、登山石道、观光亭、茶圣陆羽雕像等人文景观,提升了自驾游、骑行爱好者的视觉体验,拉动了沿途消费需求。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与各领域行业跨界创新、智变融合。依托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等数字示范园区载体,加快拓展数字艺术产业化研究应用,强化MR、VR、AR等新技术支撑,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激“活”历史文化遗产,拉动文创消费。同时升级“文旅智慧通”,打造“一部手机游新区”智能文旅平台,推出实时在线“全智能推荐”增值功能,为游客量身定制文旅计划,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消费需求。据了解,通过实施“非遗+数字文创”,西海岸新区已成功培育泊里麦草画、螺钿工艺、胶南年画等近10种有西海岸标识度的数字非遗文创产品。
“我们将通过文旅资源与各领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和领域,以文旅业促动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该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华峰表示。
文旅惠民拉动城市品质提升
人的素养汇成了城市的品格,人的品味体现了城市的品质。城市魅力不仅在容颜,更在内在,落到细处,则是城中人的人格气质。随着城市架构的不断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提升,汇聚了28家博物馆、39家美术馆、1000余处图书馆,引进和培育亿元以上重点文化项目43个,总投资额超过700亿元。在填充百姓钱袋的同时,心脑的滋养也成为这座城发展的要义。
依托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的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在青岛啤酒节、青岛影博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众多国际活动中开辟惠民版块,通过免门票、公益展等惠民举措,让市民游客在家门口免费观看经典影片、了解啤酒文化、欣赏高雅艺术、体验最前沿的科技设备。欧盟青年音乐节、西海岸新区戏剧季等高端活动面向全城开放,顶级演奏家和戏剧界名家深入城乡给市民带来顶级音乐盛会和话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