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这就是山东·菏泽 | 黄河岸边好光景

这就是山东·菏泽 | 黄河岸边好光景
2022-09-08 09:45: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01

“你问现在和过去有啥不一样?一句话:过去根本没法比!”

跟山东东明鲲鹏新村村民王金华第一次见面,直爽的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去那是啥环境、啥条件啊?”她说:“你是没见过俺原来住的村子、房子,咋能和这里比?”

王金华一家从紧挨黄河不到1公里的北王庄村,搬到现在高耸平坦、敞亮洁净的鲲鹏新村,整一年了。

“看看俺这里,跟城里比一点都不差!”说话间,她的眼里闪烁着光芒。

其实,我也是被吸引过来的。尽管整个新村都是统一规划设计的,一栋栋联排别墅白墙黛瓦、古朴典雅,看上去整齐划一,但走在宽敞的街道上,仍看得出王金华这处院落的与众不同。门口、围墙甚至2楼的阳台上,摆了足足几十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这套房子建筑面积175平方米,上下两层,还带60多平方米的小院,布局很合理,一家人住着够宽敞了。”

聊起过去,别提老辈人了,就以她的经历,就能好好说道一阵子。原来的北王庄村就像河滩里的一座孤岛,七零八落地散布着各家各户垫起的房台。台上房屋破旧不说,多数院子里也是又脏又乱。房台之间的道路像条壕沟,坑坑洼洼,每逢大雨,泥泞不堪,街道变河流,严重时连上邻居家串个门都得划个小船去。

“滩里人过去苦啊!不仅出门难,上学、看病、吃水、用电、浇地……哪样都难!”陪同采访的村妇联主任陈学美接过话茬:“当然,最大的担心还是安全问题。过去每到汛期,大伙儿总是提心吊胆,没睡过安稳觉。”

鲲鹏新村

从青藏高原奔流万里而来的黄河进入下游,水势渐缓,但也成了“善淤、善决、善徙”的“悬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造成不少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治黄史册掀开了新篇章,历经70多年的建设,如今堤防日益坚固,黄河安澜已由梦想变成现实。但在防汛大堤与主河槽之间的滩区,因情况特殊,一直水患未除。为躲避洪水,在这里,百姓盖房前必须先把地基垫高,建一座房子就要垫一座房台。“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人的生活写照。

东明被称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河滩,王金华所在的菜园集镇有14个村庄都在滩里。王金华结婚后和丈夫种了几年地,就在镇上开了间门市做生意。等小有积蓄,急于摆脱滩里生活的他们,关掉门市,又在县城买房开起了出租车,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

没想到,改变悄然发生,这几年一直听同乡人说的滩区迁建真的实现了。直到走进选定的新房,她才相信眼前的一切,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村、这个院落。

鲲鹏新村由原来的8个自然村组成,人口4589人,建设房屋1118套,如今已全部入住。鲲鹏新村的名字取自庄子《逍遥游》,有“大鹏展翅”之意。

如今,像鲲鹏新村这样的新村台,在东明县就有24个,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滩上,蜿蜒的黄河像一条灵动的绸带将它们串联起来。每处村台都以省级美丽村居示范点标准建设,“一村一韵,一村一品”。

“在这里生活,比在城里还方便。”在县城里生活过的王金华对此很有发言权。“看看,学校、幼儿园、超市、卫生室、饭店……啥都不缺。更重要的是,以前需要到镇上、县城办的业务,如今大部分在村里就能办了,不用再多跑腿了。”

关键词:菏泽,黄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