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现场,四位来自赞比亚的国际友人走进菏泽郓城展馆,跟菏泽市级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学习“郓城剪纸”,现场剪出大红灯笼。
据悉,郓城剪纸是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传承人杨秀玲的代表作品《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作品以剪纸长卷形式,用传统的剪纸元素及阴阳结合技法,剪制描绘出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这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黄河情》,出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之手。
纵观黄河之水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其中水势变化最是看点。“黄河奔腾入海,浪花一朵接一朵,河水和海水的相融气势更强。”水势之外,杨秀玲还将泰山、孔子等元素体现到作品中,“黄河山东段特色很多,选用了大家所熟悉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之外,还用到了‘孟母三迁’元素、‘孝道’元素等,体现山东文化底蕴。”据了解,从2021年2月到6月,杨秀玲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宽0.63米、长12米的剪纸作品。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行闭幕式,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九届群星奖同期揭晓。由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创演的戏曲《公鸡过寿》经过初选、复赛,最终从参加决赛的28部戏剧门类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 “群星奖”。
作为菏泽市群众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公鸡过寿》是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在深入农村与群众一起收玉米、掰棒子的过程中取得灵感、最终创作而成的。自2021年4月首演以来,多次在天津、济南、威海、滨州、盐城等地展演,基层演出超70场次,线上展播观看超百万人次,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收获了大量荣誉。《公鸡过寿》的剧本被全国剧本类最高期刊《剧本》杂志刊发,曾入选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连续参加两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展演、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展演等,荣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小型剧节目”奖、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最高奖“大奖”等奖项。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中国山东网、菏泽市广播电视台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