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三年为期、进位争先,青岛离宁波、天津还有多远

三年为期、进位争先,青岛离宁波、天津还有多远
2023-01-15 09:14:2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随着各个城市两会的先后召开,各地2022年预估“成绩单”、2023年预期增速目标也相继出炉。

从经济总量领先青岛、但差距相对最小的两座城市来看:

北方第二城天津,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左右增长,达1.6万亿,2023年预期目标增长为4%——2021年经济总量排名为全国第11位;

处在同一进位区间的宁波,2022年GDP预计达1.56万亿,今年预期实现5.5%以上的增长——2021年经济总量排名为全国第12位。

宁波之后,就是排名全国13的青岛,青岛今年的预期增速目标为5.5%左右,宁波与天津也是距离青岛最近的“标兵”。青岛之后,还有同区间城市的3个“追兵”:

无锡,预计2022年增速3%左右,GDP完成1.44万亿,2023增长目标为5%以上;

长沙、郑州以2022年预期GDP1.39万亿、1.29万亿位列其后,且两座城市均将今年预期增速定在了7%左右。

横向比对青岛、宁波、无锡、郑州、长沙五城,其经济体量可谓中国城市梯队的“前腰”,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均具备一定优势,在各自的优势产业上也具备足够的积累和话语权,同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区域经济的资源或产业链枢纽。

从发展潜力来看,五城也都是省域经济中的“关键先生”,不仅在本省经济地位突出,也承担着新征程上继续进步的期待。进步,就意味着有超越、有被超越,对于位置最相近的五城来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还将继续加剧。

就目前已公布的“战况”,宁波、青岛正在逐渐拉开与无锡、郑州、长沙的差距,但差距也还没有扩大到脱离该区间的程度。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宁波、青岛正在拉近与身前天津的距离。

不久前,山东发布首个全局性、战略性三年规划——《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明确提出要充分彰显“强、富、高、优、美”现代化强省建设“五个内涵特征”,其中“经济实力强”居于首位。而青岛在三年行动中领到的“强龙头”任务,重头戏之一就是要在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进位争先。

达成这一目标,起步相当关键。变量叠加的2023年,青岛能不能在变局之中把握机遇,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护城河,从本区间城市中脱颖而出?答案要在实干实绩中检验。

01“强龙头”龙抬头,锁定目标、三年进位

进位,讲实力,也拼韧劲。从近年来城市排位赛上的起伏看,青岛一直没有松掉这股劲。

2018年,青岛位列全国第12位,这是自2011年滑出十强经济城市后其守住的最前身位;2019年,青岛被长沙、宁波、无锡反超,滑落至全国第15位。

此后三年,青岛在逆境中重塑二产,借制造回暖之机实现艰难回升。2020年力克长沙、无锡,以31亿的竞争优势反超无锡重回第13位;2021年,青岛将领先优势拉至百亿以上;2022年,青岛与近身追兵无锡的间距进一步扩大,并有望以更高的预期增速在2023年继续加固领先身位。

一“退”一“进”间,足见城市的经济底蕴,也为青岛再进一位打开了想象空间:2019年超越青岛之后,宁波稳稳守在全国第12的位置,甚至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冲进前10的目标。青岛可还有一战?

两座城市一南一北,却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GDP“万亿俱乐部”成员,都是计划单列市,都拥有世界级的港口,都是制造业大市。但在短兵相接的重要领域,青岛略显下风。

图片来源:宁波发布

以实体经济为例,2021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其中,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除了家电和汽车两大优势产业,还包括轮胎、粗钢等传统制造业。同期宁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6.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4.3%。而这也造成了两座城市近500亿的差距。

从年初公布的成绩单来看,宁波依然高歌猛进,2022年预计全年GDP1.56万亿元,并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定在5.5%以上。更大的基数、更高的增长,这无疑加大了青岛超车的难度和压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领先于宁波的天津在2023年放缓了增速目标,仅为4%。

城市增长失速,往往是从工业滑落开始。京津冀圈里的天津作为北方第二城跌出全国前十,也逃不过这个规律。眼下,同处在“腾笼换鸟”期的天津与青岛重叠的竞争区间恰恰就在制造。

重塑制造,关键依然在产业。从二十多年前的电子信息,到十几年前的互联网,到如今正在快速壮大的新能源汽车,再到被寄予厚望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等产业,城市竞争的此起彼落,关键变量正是在这些产业的此消彼长上。近年来,青岛逐步厘清了重点发力的优势赛道,是否能先于天津实现新领域的突破或将直关进位争先的成败。

三年为期,时不我待。

0产业结构塑造发展优势

于青岛而言,进位争先是一个需要“瞻前顾后”的过程。不仅要跟住前面的标兵,也要盯紧身后的追兵。

就目前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青岛GDP达到了11024.04亿元,较下一名的无锡高了约524亿元,比长沙、郑州分别高出872亿元和1056亿元。

在今年,长沙和郑州都将发展目标定到了7%左右,较青岛高出1.5个百分点。但由于发展基数上的差距,尽管身后城市势头正猛,短期来看青岛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不会太大。而与青岛身位最近的无锡,今年增速预期比青岛低0.5个百分点,因此“前腰”五城步速已出现明显分野,无锡、长沙、郑州并入同一阵列、或有近身一战,宁波、青岛正加速前移。

城市竞争是一个长线的过程,从几年之内跳开,目光望向长远,青岛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有保持领先身位的优势。

以贴身较近的无锡为例,其在制造领域保有对青岛的领先优势,但在服务业领域,青岛明显更占上风,且增速更高。以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无锡第二产业增加值5008.1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5410.65亿元,同比增长1.7%。青岛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20.79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57.16亿元,同比增长4.5%。三产上的优势弥补了二产的差距,并进一步拉开了距离。

目前,青岛将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城市发展的三条主线之一给予特别关注,也在着力取得更高的产业增速。着力突破的第二产业和维持优势的第三产业将成为支撑青岛平稳向前的支柱,保持优势,完成争先进位的目标。

03“强龙头”定位加身,迎来更多机遇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青岛有向前突破的可能,而看大环境下的城市机遇,青岛同样有诸多利好加身。

山东省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对青岛提出了争先进位的要求,但也明确了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这一定位将为青岛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将成为争先进位的筹码。

具体来看,山东提出支持青岛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些内容可以被进一步归纳为,山东省将对青岛的实体经济以及对外开放领域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实体经济领域,山东省肩负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任务,需要发挥青岛的科研实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带动产业向价值链更高处前进。就在刚刚召开的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海尔卡奥斯生态示范园、东旭光电新型显示、崂山实验室等一系列含“新”量十足的项目被点名关注。山东省对于青岛创新引领的需求为青岛产业升级带来机会,青岛有望获得省级的创新资源来夯实制造基础。

对外开放领域,山东提出支持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就是给予青岛向海而行的发展定位。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对上合示范区、西海岸新区等地提出了具体要求。青岛自身,也提出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持续用力,加强平台打造,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升城市枢纽能级,形成更大影响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青岛保持发展节奏,拿出发展决心,就能够在城市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来源:回澜听涛)

(责任编辑:刘静 )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