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将于5月19日盛大开幕

“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将于5月19日盛大开幕
2023-05-16 09:23: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桑梓之地,夏津“椹”好。夏津是中国椹果之乡,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古时黄河自南向北行水,流经夏津形成了31.5万亩的沙河地,即现在的黄河古道桑椹长廊。目前遗存古桑林400余公顷,年产椹果14000吨,其中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是迄今发现世界上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省唯一。“夏津椹果”也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

椹果节是夏津县独有的特色节庆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十五届,是展示夏津形象、宣传夏津文化、推介夏津特色的重要平台。为擦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字招牌,叫响夏津旅游品牌,县委、县政府决定于5月19日—6月19日举办第十六届椹果生态文化节,本届的主题是“椹果之乡幸福旅程”。在各有关单位的精心筹备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将于本月19日上午在德百旅游小镇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准备了气势磅礴的架鼓表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文旅集聚区、夏津全域文旅示范实践基地将正式揭牌成立,夏津县将聘请专家教授为政府首席顾问,与有意向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栏目也将来到夏津开机拍摄。

除开幕式外,还精心策划准备了三大活动。5月19日下午举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培训会和“文旅复苏的创新引擎与实践路径”大讲堂,由知名专家学者做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主旨报告和文旅主题演讲。5月27日—28日举行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届时全国桑产业方面的专家大咖将齐聚夏津,围绕桑文化、桑产品开发、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交流研讨。同时,还有古桑书画展、非遗展演、农产品电商直播节、椹仙传奇烟花节等21项活动为椹果生态文化节增色添彩。

答记者问

椹果生态文化节已经组织召开了十五届,今年是第十六届,每年的文旅活动都是椹果节的特色,今年安排了哪些特色文旅活动?

图片

五月的夏津,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五月的夏津,椹果香甜,红杏半熟。又是一年椹果飘香时,夏津大地繁荣葱郁,喜迎八方来客,恭候四海宾朋。

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筹备,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决定于5月19日-6月19日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围绕本次椹果生态文化节,夏津县筹备了一场初夏文旅盛宴,诚挚地邀请您来参加。

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等您参与。椹果节期间将邀请在外夏津籍书画名家回乡现场采风、创作作品并举办夏津籍书画名家作品展;征集古桑摄影作品和历届椹果节作品在颐寿园展出;组织马堤吹腔、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快板书、木板大鼓、夏津民歌等非遗展演节目,在德百旅游小镇将军府进行演出;在德百旅游小镇或颐寿园景区每周播放两场红色电影。同时,观光路北侧樱桃园和瑞丰源精品采摘园的樱桃采摘、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椹果生态采摘、德百旅游小镇举办椹仙传奇烟花节、德百温泉度假村举办温泉文化节、霍比特亲子农场举办大狂欢等活动,期待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前来观光旅游,共享欢乐。

充满乐趣的亲子狂欢期待您加入。德百椹仙露营地已经营业半个多月,五一小长假期间颇受游客欢迎,园内包含亲子游乐、户外露营、研学拓展、萌宠观赏、餐饮垂钓的五大功能区。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设施,根据儿童身心特点,让孩子回归自然,寓教于乐,通过创意、体验、探索、成长、动手、研学等综合方式,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同时愉悦的学习社会知识。椹果节即将来临,露营地期待您带着孩子来这里,放飞心灵、享受自然。

绝美精彩的旅游线路等您体验。夏津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会盟文化、棉乡文化、古桑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休闲度假游、亲子研学游、康体养生游、棉桑工业游等4条特色旅游线路,让近郊游、本地游成为市民出游的主要选项,让游客“游黄河故道,品千年椹果,沐德百温泉,享古镇风情”,在旅途中感受源远流长的黄河故道历史文化,体验安静怡然的乡村旅游乐趣。前屯古桑村落、平安湖小镇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为您展现景区化村庄的魅力,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古桑博物馆打造产学研融合新业态,让您体验工业旅游的活力。

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夏津人民期待全国各地的朋友到夏津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一次难忘的夏津旅程。

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这块金字招牌,在将农业和文化、旅游有效融合、深度融合、加快融合过程中,夏津县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图片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所在地为东周时期黄河流经遗留下来的沙河地,称之为“黄河故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沙漠荒凉,不宜禾稼,人烟凋敝”。当地人民为抑制风沙、促进农业生产而植桑造林,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5000多公顷,现遗存400多公顷,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多株,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开创了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兼顾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沙地农业的重要典范。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农桑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全国乃至全球防风固沙工程的伟大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珍贵遗产。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2014年5月29日,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4月19日,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东省唯一一家。

近年来,夏津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紧紧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桑树群,大力发展桑产业,以农旅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在探索中实现三产融合循环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夏津实践。

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子招牌,夏津县致力于“桑”元素的全面开发,形成集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完整桑产业链。依托古桑资源创造产业品牌,倾力打造了“夏津椹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夏津椹果”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

依托古桑资源,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先后建成颐寿园、杏坞园、香雪园等特色景区,夏津县先后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强县、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在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作为改变乡村面貌、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前屯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前屯村以“千年故道、千年古树、千年古村”为定位,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帮助下,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以打造“古桑文化村落”为载体,以党支部为引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以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前屯村已经成为“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古桑文化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通过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6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20万元,椹果的价格也从最初的两三毛钱到今天的最低保护收购价1.5元,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从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到如今村美民富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响亮的生态文化品牌,为夏津县文化旅游业、桑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椹仙传奇等景区景点集群激发农旅融合新活力,前屯古桑村落、平安湖小镇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凸显文旅融合新亮点,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古桑博物馆、绿巨人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产业项目打造产学研融合新业态,推动形成了一产带二产、二产促三产、三产融合发展,符合夏津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

椹果飘香时,都举办椹果生态文化节,今年夏津县将举办十六届椹果生态文化节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培训会、“我的农遗故事我的乡村振兴”演讲比赛暨山东农业文化遗产推广人评选活动,诚邀四海宾朋乐游黄河故道、品千年椹果。

作为农业大县、强县,夏津县围绕贯彻落实“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是如何借助网络力量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

图片

今年以来,夏津县商务局贯彻落实“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陆续开展了2023“迎春惠享幸福夏津”消费季活动、“相约春天·嗨购夏津”促消费活动,涵盖家电、房产、汽车、老字号等众多领域,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消费券5123张,补贴金额50万元,带动消费830余万元。

关键词:德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