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小细节,彰显着城市建设大手笔。为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施工现场的“颜值”和“气质”,淄博高新区坚持扬尘治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全力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优化组织体系念好“快、明、实”规范化三字诀
行动“快”。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一批重点工程加速开工建设,建筑工地在快速增多,针对部分工地未严格落实文明施工要求,黄土裸露未及时覆盖、喷淋设施未开启、湿法作业未落实等现象,高新区建设局会同各职能部门高效联动、主动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7+2+1”工作法(即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用最快的速度,有效解决工地扬尘污染防治难题。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巡查,对扬尘产生单位相关作业活动进行管控。
标准“明”。明确工作标准,形成局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负责人不打折扣执行好的工作准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结合工作实际,高新区建设局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将扬尘防治攻坚各项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专项会议,就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和调度,制定专项检查方案,要求项目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精准治污措施十五条》,下发了《关于转发淄博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淄博市扬尘污染管控十条达标措施>的通知》,明确责任各方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具体防治措施,提出了明确标准要求。
责任“实”。按照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总体要求,高新区明确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建设单位负责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并及时足额支付扬尘防治措施费用,确实负起总责,落实各项防尘措施;严格落实扬尘防治实施方案,将扬尘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重要内容,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将建筑扬尘污染治理纳入工程监理范围,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扬尘治理措施的落实,并对发生的扬尘污染行为及时纠正整改。
构建闭环管理下好“早、智、优”精细化三步棋
“早”抓源头治污。按照“8个100%”标准,高新区建设局质安科对高新区所有建筑工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标准台账,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明确建筑工地现场管理和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从源头杜绝扬尘污染源的产生。截至目前,高新区建设局日间检查共出动195人次,检查工地63个次,查处隐患56条,并已全部督导项目整改完成。7月20日、21日夜间,科室负责人带队,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夜查,以实际行动督促工地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开展专项夜查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2人次,检查建设项目39个次。
“智”抓强链补链。全面落实扬尘在线监控设施,通过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在线监测PM10数值,实时掌控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水平,纵深挖掘工地扬尘防治管理能力。目前,高新区建筑工地在线监控设施安装率达到100%,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的共享互通,丰富智慧化监管手段,弥补死盯硬守、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同时,利用无人机对辖区在建项目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巡查工作,重点对土方作业、起重机械等方面进行现场排查,并把区域现状拍摄下来,实时回传航拍情况,把视频资料备份存档,做到“有图有真相”,实现了让科技力量成为传统执法模式“流动巡查”和“驻守检查”的有力补充,助力淄博高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助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