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多“值钱”?
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测,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或超5万亿。这条掘金的新赛道上,青岛已卡住身位。
图源:科创崂山
7月中旬,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和AI数据服务的先行者标贝科技,正式将企业地址由北京市海淀区变更为青岛市崂山区,落户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
4月,由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联合奥咨达公司共建的山东首个计算医学概念验证中心落户产业园,为国内外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转化、进口替代等提供平台支撑;
3月,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优必选东北亚总部项目正式签约,在园区内注册落户……
在挂牌近半年的时间里,青岛这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已招引总投资约55亿元的15个重点产业项目。
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电子商务、智能物联,从语音识别到图像处理,从医疗健康到智慧城市,从AI助理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正加速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融合,改变着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方式;同时,它依托各式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实践不断推进自身产业化进程。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城市之一,青岛凭借制造业根基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迅速铺开,产业生态持续完善;眼下,青岛更是借专业园区集聚产业群峰,推动新兴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破局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中国AI创新之城竞争力全景报告》。参考融资频次、披露融资总额、专利数量、企业存量四个维度,跻身20强的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稳坐前三,青岛位列全国第11位。
截至2022年底,青岛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