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难题?乐陵探索“智”汇乐陵模式,在德州率先实施了“企业科技副总”和“揭榜挂帅”科技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创建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引才模式,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模式,成立体育、健康食品和精细化工等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凝练与完善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机制,形成极具规模的创新要素集散地。
目前,乐陵已获批山东省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德州市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德州市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3个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并先后与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培育引进了各类人才4.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7人,自主申报“泰山学者岗位”2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1人。通过人才的不断引进,近年来,乐陵市共承担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62项,获得上级无偿扶持资金2.3亿元;获批德州市级以上科技奖项3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今年6月,泰山体育、希成农机双双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占德州市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总量的三分之二。
当日活动中,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除了与乐陵市委书记王晓勇为“德州市健康食品研发创制与检验检测中试基地”揭牌,他还和乐陵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峰等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中试基地的正式投产。
“乐陵市拥有食品和调味品企业300多家,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产品急需要提档升级,科研实力比较薄弱,人才也比较薄弱。为此,我们积极对接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了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以及德州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乐陵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刘艳霞说,该共同体包括科研院校、龙头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在内的30多家成员单位,市县两级政府还出资1000多万元配备了研发检测综合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2名专家教授及9名研究生扎根乐陵,创新开展的固液绿色分步精准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运用到产品生产中,可以生产黑化枣酒、黑枣醋、黑枣白兰地等高端产品,实现产品附加值增加5倍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技术的需求,与科研院所、高校精准对接,引进一批成果、招引一批人才、转化一批技术,为乐陵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乐陵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峰如是说。
看发展、谈合作,组联盟、建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于“乐陵行”的未来充满期待。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表示,“乐陵行”的关键是人才。作为山东农业大学将围绕加快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乐陵的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人才关注乐陵、留在乐陵,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汇聚人才,实现共享共赢。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