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导向,深入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营商环境在全国第一方阵进位争先,全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用营商“含金量”赢得发展高质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和有力支撑。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98万户,实有市场主体43.43万户,两项数据均为青岛市第一。成绩的背后,是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硬核支撑。
全市首创“商务秘书”托管服务,全省率先推出“惠企政策申报月历”,在全市设立首个“企业简易注销专窗”……今年以来,新区坚持党建引领,全域统筹、高标谋划、狠抓落实,深入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导向,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奋力推动营商环境在全国第一方阵进位争先,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以制度健全
深化作风能力建设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一直以来,西海岸新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聚焦“六个环境”,统筹各环节重点任务,坚持顶层谋划、高位推动、合力攻坚,不断开创干部敢为、企业敢闯的新局面。
为推动专项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西海岸新区构建“1+4+12+N”整体推进体系;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出台作风能力提升长效机制意见、营商环境领域干部“能下”方案,全覆盖深化“我与企业一起成长”工作制度,以制度健全强化作风能力建设。
西海岸新区还树立“一线工作法”鲜明导向,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13个单位“一把手”轮流进大厅,在一线解决问题;开展异地联合督查,常态化进行作风督导,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等方面挖掘问题线索,提升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同时,新区常态化举办“擂台比武”,组织各大功能区、各镇街“一把手”上台打擂,大力营造“以比促干、以比破题、以比争优”的新格局。
另外,西海岸新区还将问题查摆、整治整改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建立问题线索“受理-转办-督导-问效”闭环管理机制,设立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组建“特邀观察员”百人团,开设“我为营商环境献计策”专栏,开展“营商环境金点子”“您吐槽·我行动”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与主题教育联动,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月度专项整治。此外,新区通过“走出去”,组织59名新任职区管干部赴杭州学习营商环境优化经验,组织240名年轻干部组团攻关50项调研课题,累计举办营商环境专题讲座、培训班125场次。
以精准服务
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为企业创造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西海岸新区组织25个执法单位对147个事项、5876家企业开展“派单式”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等42个重点领域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对23.6万家A类市场主体无事不扰。
2023年,西海岸新区整合各方资源,打通各部门、各层级,开展“我与企业一起成长”活动。开发上线“我与企业一起成长”数据库,将新区1.01万名机关干部与14.8万家企业相关信息导入系统、自动匹配,建立长期固定结对关系。机关干部充分发挥政企沟通“联络员”、政策落实“监督员”、为企办事“协调员”、企业发展“参谋员”、营商环境“宣传员”作用,每年对接联系企业至少2次,做好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联系企业14万家,收集企业诉求2400余个,协调解决诉求1200余个,其余均纳入台账加紧办理。至此,新区建立起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每家企业都有机关干部对口联系,真正实现了“有事只找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