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要提升服务质效。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要围绕服务市场主体这个核心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持续改进服务的重点,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要优化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营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新区海洋文化、琅琊文化、齐鲁文化交融,其中齐文化的内核之一就是重商亲商、诚信守诺。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时代内涵,将之升华为新区的城市底色,强化契约精神,加强诚信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提升政策匹配度。坚持开门定政策,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增强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推广,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提升政策知晓度。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重在长效、贵在坚持。优化营商环境,要始终把作风能力建设摆在首位,以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韧劲常抓不懈;要紧盯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下大力气、啃硬骨头,拿出更多实招硬招;要聚焦重点领域绵绵用力,加快创新突破,奋力推动新区营商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第一方阵进位争先,努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