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青岛自贸片区挂牌四周年,全国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

青岛自贸片区挂牌四周年,全国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
2023-08-30 21:45: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19年8月,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子山东,青岛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为青岛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

春华秋实,四年有成。青岛自贸片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扛牢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主体责任,深入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

8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青岛自贸片区四周年发展成果白皮书》,全面展示青岛自贸片区四周年建设成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综合评估:青岛自贸片区最大化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全面提升,有效探索了借自贸东风、促全面提升的“青岛模式”,成为践行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生动实践,全国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

图片

先行先试

实践形成285项创新案例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是自贸试验区建设肩负的重要使命。

四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对标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诉求为导向,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系统改革、集成创新,围绕组织推进、队伍建设、多方联动、评估评价等多个环节,探索形成“市级统筹、上下协同、多方参与”的全链条制度创新工作体系,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青岛自贸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突破性创新成果。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青岛自贸片区“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成功入选,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此举破解大宗商品领域货物难管控、货权不清晰等问题,服务贸易企业融资超13亿元,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新模式。

据统计,青岛自贸片区四年累计实践形成285项创新案例,12项获国务院、国家部委全国复制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同时,改革创新释放开放发展活力。片区带动新引聚世界500强中外投资项目66个、过亿美元项目29个、过亿元项目662个;推动综保区提档升级,前湾综保区两年提升16个位次,进入全国137个综保区前10位;获评20余项荣誉,为深化国际开放合作作出积极示范。

“在改革开放创新探索的第四个年头,青岛片区制度创新思路和成果渐入佳境,共形成51项制度创新举措,数量处于全国前列,且呈现出了含金量高、延续性强、与国家要求契合度高等特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崔卫杰说。据了解,这51项制度创新举措中,有25项为全国首创,占全部制度创新举措的49.0%,远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平均水平,也高于自身前三年水平,整体态势良好。

同时,青岛自贸片区积极探索与周边区域、省内联动创新区及沿黄河流域区域联动改革、联动开放、联动创新,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在全国发起创建“云端自贸服务联盟”,已覆盖16个自贸试验区的34个片区和沿黄流域15个功能区,实现480项跨省和全省通办事项全覆盖。

量质齐升

绘出经济发展“上扬曲线”

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353亿元,年均增速27.3%,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年均增速26.3%,以占山东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6%的进出口和3.7%的利用外资;

新增企业主体3万户、纳税主体1.7万户,分别是成立前1.6倍、1.5倍;企业主体和纳税主体分别年均增幅27.5%、25.2%,企业主体活跃度为86.2%,比75%的“非常活跃”基准高11个百分点;

……

这四年,青岛自贸片区始终保持奋斗者姿态,画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建立‘管委分管领导+工作专班+产业促进公司’的产业化促进工作机制,构建实施自贸试验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速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形成产业融合联动、互补共促的发展生态。”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副主任隋斌说道。

尤其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青岛自贸片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抓项目带动、产业协同、要素保障,加速构建系统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

新兴产业方面,推进集成电路聚链强芯。加快建设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高端人才集聚中心等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全面建设。优势产业方面,推进智能制造提质扩容。建成全球家电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卡奥斯赋能的海尔中央空调和冰箱互联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代傲、库尔等链条项目建成。未来产业方面,推进基因科技加速布局。规划建设千亩基因科技产业园,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健康产业园、清原海洋生物基因编辑研发及应用等先导项目建设提速,锐翌生物、百迈客等“筑链”项目集聚发展。

此外,青岛自贸片区坚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让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海洋生物基因组数据量对全球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贡献度28%、中国贡献度49%,渐成“南深圳,北青岛”之势;华大智造建成国内首套全自动化大型超低温样本库,成立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先后与国内外178个科研院所开展548个项目合作。

做优生态

推动航贸金融合创新发展

航运是贸易的重要载体,贸易是金融的重要依托,金融是贸易的重要杠杆。四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今年4月,以山东港口青岛港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施行,拢聚货源效应初步显现,四个月带动出口货值60亿元,服务助力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五,航线密度北方港口居首,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居东北亚首位,有力支撑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体系的核心。青岛自贸片区积极发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优势,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展国际贸易生态。

在大宗商品领域,青岛自贸片区推出进口原油“先放后检”、保税铁矿石“随卸随混”等国家级、省级创新模式。落地RCEP易腐产品6小时通放行、“白名单”出口企业8小时速达退税。聚焦贸易新业态创新发展,全省率先开展“9710”“9810”业务,创新跨境电商保税直播。新型离岸贸易连续两年全省占比超80%,全市占比90%以上。新型易货贸易实现首票业务通关,贸易额占全省95%,成为青岛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市的新增长点。

同时,提升金融支撑功能,构建“金融创新实验室+专家智库+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创新生态,形成具有青岛片区特色的金融自主创新案例。其中,“港云仓”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一等奖。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共有47家银行机构的384家网点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惠及1.5万余家涉外企业,覆盖150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鲲鹏击浪从兹始,东风鼓满万里帆。四周岁的青岛自贸片区正大步向着建成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不断迈进。“展望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坚定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好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示范引领作用,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隋斌表示。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责任编辑:窦静)
关键词:青岛自贸片区,青岛西海岸新区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